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現海歸潮 無奈頂尖人才仍不歸

當今神州,移民潮風起雲湧、愈演愈烈,留學潮一樣長盛不衰、方興未艾。近幾年,中國每年出國留學人數已超過四十萬,遍佈全球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了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更令人驚訝的是,成千上萬的官二代、富二代尚未成年便走出國門求學鍍金,留學低齡化的風氣蔚然成風。

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據統計,目前有五萬中國中學生在美國就讀,這一數字較十年前劇增了六十倍,此外還有大批年輕學子選擇赴加拿大、澳洲和英國就讀高中。當下,中國留學已從大學延伸至高中、初中甚至小學,高中生已成為繼研究生、本科生之後,中國第三大出國留學人群。

出國留學是無數莘莘學子的夢想。從一八七二年清廷派出一百二十名留美幼童開始,中國留學潮已經歷了近一個半世紀,期間潮起潮落,幾經更迭。早期中國留學生大多懷抱「科學救國」的理想,飄洋過海到歐美和日本留學,這批官派留學生大多學有所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外交官唐紹儀、顧維鈞,「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公派和自費留學熱潮再次席捲神州,許多權貴子弟「近水樓台先得月」得以出國深造,不少父母亦視留洋為子女日後騰達的金鑰匙,煞費苦心地自費送孩子到海外鍍金,不過,那時公費生中大多生活節儉、學習刻苦,學成回國後不少人成了中國最高科學殿堂的「兩院院士」。

如今,新一代中國留學生雖浩浩蕩蕩,卻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人生活富裕、性格前衞,不僅胸無大志,也不刻苦,因而整體而言,當今留學群體中,平庸無奇的多,出類拔萃的少。

更為人詬病的是,近年中國「小留學生」放蕩不羈問題十分突出。有些自小養尊處優的富二代、富三代,到了異國他鄉後,不思進取、無拘無束,名義上是留學讀書,實際上是放任自流。在美國很多城市,他們住豪宅、開名車、成天曠課,又搞派對、玩飆車,甚至賭博吸毒,日漸墮落而不能自拔。

水貨文憑光環不再

還有一些家境不俗的留學生,亦飽食終日、無心向學,只求混得一張三流大學的畢業證書,甚至是「野雞大學」的水貨文憑。

誠然,這些濫竽充數的「小混混」只是留學大軍中的一股細細濁流,但卻嚴重毒化了中國留學生的環境生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市場對「海歸」的「另眼相待」。

曾幾何時,從海外歸來的留學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天之驕子,也是企業瘋搶的「香餑餑」,如今喝過「洋墨水」的「海歸」已光環不再,洋文憑也不再是金字招牌。

這其中固然有就業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因素,同時也與「海歸」能力下降、素質參差有關,畢竟企業看中的並非單純持有「洋文憑」,而是看你有否真材實料。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共送出三百多萬留學生,其中超過六成去而不歸,人才大量流失。近兩年國外就業市場不景氣,中國留學生大量回流,並出現了千軍萬馬的「海歸潮」,可惜絕大多數一流人才依然黃鶴一去不復返,尤其在美國,中國留學精英們仍孜孜不倦地走着「獲得簽證、申請綠卡、入籍成為『美國人』」之路。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源。

習近平曾經說過,要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問題是當局如何才能吸引頂尖人才回歸和報效祖國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白梅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