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日本一大怪 海灘空蕩蕩

作者:

這樣奇特的場面,猶如動物王國中每年一次的大遷移一樣令人費解。

8月,陽光燦爛的沙灘上,你一定能看到東京人摩肩接踵地走出空調房間,進入下午這個大蒸籠,沖向海浪。

不過,8月一過,沙灘上空空蕩蕩,連個影子幾乎都看不見。

今年這個8月,天氣有點反常,氣溫非常低。你可能會說了,進入9月,氣溫回升、陽光燦爛,人們豈不會歡呼雀躍地奔上沙灘?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海邊依舊無人惠顧,即使周末也不例外。

只有寵物狗和主人,還有幾個「鬼佬」,好像晚會結束了還是不肯離開。

日本人失去的並不僅僅是在海浪中沖個涼、過把癮。就算氣溫依然在攝氏25度以上,其他室外游泳池也都關門了。

東京葉山的一色海灘,是頂尖的度假地之一,被評為世界百強海灘之一。我詢問負責該度假地的地方管理部門,一位女發言人回答說,游泳池關門,是因為「天氣不熱,夏天結束了」。但是溫度計顯示當時氣溫高達攝氏28度。再加上烈日當頭,我身邊所有的人好像都大汗淋漓。

像我這樣的人,生在北歐、長在北歐,痛恨鉛灰色的天空,膚色白到發藍、急需陽光撫慰。我感覺(日本人)這樣做簡直就是犯罪一般的浪費。

東京和馬耳他緯度相同。單看日曆,應該不足以讓人們放棄在海邊戲水的快樂吧?

我的朋友佐藤信夫試圖給我答案:「歸根結底,日本人非常守法。我們早就被告知,沒有救生員的時候千萬不能去游泳。這和遵守交通信號燈一樣,你在這兒沒見過日本人濫闖紅燈吧?」

確實如此。就算是在靜悄悄的鄉村小路,人們也會耐心地等待過馬路的信號燈。

9月1日,地方政府召回救生員撤離海灘,關閉所有的服務設施。夏季的海灘酒吧和餐館,也必須按時被拆除。

佐藤信夫說,「日本人俯首帖耳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從來不會想到去挑戰既成事實。」

灌輸,開始自童年時代。孩子在學校被反覆告知,「必須遵守條例。不要自私。槍打出頭鳥……」。

孩子們學會了,要遵守先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8月31日凌晨0點,整點一到,就算秋天(不該去海灘,要做秋天特色的事了)了。只有野蠻人才會愚蠢到「不遵守(眾所周知、先人制定的)正確行為規則」的地步。

另外一位同樣熱愛陽光沙灘的東京人大野紀子告訴我說,「大多數日本人非常清楚四季、以及各個季節應該做什麼。」

人常說,日本遵循嚴格的準則運轉,從而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社會凝聚力。這也是日本非常宜居的一個主要原因。海灘上沒有垃圾桶、大街上也沒有。大多數情況下日本人都是把垃圾帶回家處理。這也是日本社會凝聚力的一個良性收益。

與此同時,日本人非常在乎其他人的審視。「日本文化博客」的創始人蒂默斯·竹本教授說,「這樣的社會壓力,讓日本人極為循規蹈矩,在西方人看來,他們好像總是集體行動。」

「一種解釋是所謂的卡他係數。也就是說,從傳統藝術比如空手道、茶道當中,日本人學會了一系列的卡他,也就是結構,或者說,適合於不同環境的恰當行為,然後將其作用於日常生活。」

9月1日以後不再去海灘、或者4月1日以後開始穿短袖,就是此類「卡他」的例子。

不過我個人決定,進入9月份一定還要堅持去海灘,顯示我這個外國人要堅定不移地表述權利。不過我知道,日本人9月份不下海游泳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海蜇。

艾米·查韋斯居住在日本西部一個小島上的海灘邊,生活方式令人艷羨。她說,「日本人堅定地認為,盂蘭盆節(Obon)一過,海蜇就要出來咬人了。」盂蘭盆節是每年8月中旬日本拜祭祖先的傳統節日。

我那位在出版界工作的朋友信夫說,「啊,確實,有一定的迷信因素。我父母曾經告誡我們,過了盂蘭盆節,千萬不要下海游泳。他們警告說,祖先的神靈會讓我們溺水。我們不聽話,還是下海了。不過心裏總有一點不自在。」

或許,我也應該認真考慮一下這樣的警告?

上次我去葉山游泳,一下水就被海蜇咬了一口。很明顯,先人生氣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