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陝地電武鬥國家電網:職工手持兇器特警協助

  國電陝地電榆林「搶地」

  4月25日,陝西地方電力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陝地電)和國家電網陝西省分公司之間發生武鬥。這已是4年來雙方發生的第二次激烈衝突。

  「當天,超過200名陝地電力職工強行拉線穿越了國家電網公司擁有的330千伏輸電線路。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陝西省榆林市府谷縣警方及特警 60來人,一起參與並製造了這起嚴重威脅國家電網安全運行的暴力事件。」時隔數日,國家電網榆林市供電分公司330千伏輸電線路保電現場負責人仍憤憤不平。

  陝地電此番暴力驅趕國家電網職工正常作業,並非孤案。早在2008年,陝地電咸陽市長武縣供電分公司就與國家電網公司發生過類似案件。

  惡性衝突背後,是兩家企業爭奪供電地盤的矛盾。陝地電此番試圖從內蒙古引進220千伏輸電線路,以擺脫電源長期受困於西北電網的窘局。

  事件發生後,《中國經營報》記者獲知,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婁勤儉已出面叫停雙方爭端,但能否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有待觀察。

  禍起利益之爭

  「超過60名警察和特警,手持防暴盾牌和警棍,來自陝地電的200多名幹部職工則手持螺紋鋼、木棒等兇器,他們一哄而上,大打出手。這次事件,直接造成國家電網職工4人受傷,1人住院。」4月27日下午,國家電網榆林分公司方面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據了解,2012年4月25日發生的這一事件,主要起因是:陝地電計劃興建的一項22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擬穿越由國家電網榆林市供電公司管理的330千伏陝西主電網。按照常理,只要手續齊全,國家電網沒有不給予方便之理。

  「問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核准審批手續,也沒有向國家電網公司履行相應申請和審核程序,同時不具備必要的安全和技術措施。」前述國家電網人士稱,正是鑑於這一情況,國家電網榆林市供電公司要求地方電力嚴格履行安全規程,維護陝西電網安全,並在線路兩旁以15米為界 (法定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現場保電。正是在保電現場,發生暴力衝突,造成血案。

  事實上,為了爭地盤,這已經不是陝地電第一次對國家電網公司作業職工大打出手了。早在2008年,當地着名的長武事件就曾令陝西省政府頗為頭疼。

  據記者調查獲悉,陝煤集團的二甲醚工程於2008年在陝西省長武縣建廠,為了供電,國家電網咸陽供電分公司對該項目進行電力配套,當電塔架設到長武縣冉店鄉的時候,國家電網便受到了陝地電方面的多方阻撓。後者甚至對前者的現場施工人員暴力驅趕。「當時我們向當地政府求助,但是均未果。」國家電網公司人員向記者回憶稱。

  陝煤集團長武二甲醚項目的一位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點。「按照我們的投資項目和生產需要,陝地電長武供電分公司給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不符合公司選擇標準的,」該負責人解釋稱,陝地電從技術到設備,以及後期的電力保障方面,都遠不及國家電網,按照擇優錄用的原則,該項目因此選擇了國家電網,但是當時遭到了陝地電長武分公司的多方阻撓後,該項目最終只能妥協。

  長武縣公安機關一位不願具名的警員也告訴記者,當時接警趕到現場時,有近200名的陝地電職工正在對國家電網的地基坑進行填埋。「所幸經過勸阻,沒有發生流血傷亡。」

  何以跨網引電?

  陝西省是我國西電東輸的主要電源地之一,該省電力相對富餘,春秋兩季「窩電」現象也屢見不鮮。疑問由此而來,陝地電為何捨近求遠,轉道內蒙古進而從華北電網買電,再曲線輸送到陝西省境內?

  「這需要從2006年說起。當年,國家電網陝西分公司以《榆林不宜建設220千伏電網的報告》為題,專門向陝西省政府匯報,並得到明確批示:榆林地區不准建設220千伏電網。」前述國家電網榆林分公司人士表示,由於本次陝地電建設的220千伏輸電項目,剛好在2006年的禁區之內,因此國家電網早就有意阻擊。

  然而,陝地電此番不僅要在榆林建設220千伏輸電項目,還要繞過自己,跨省跨網從內蒙古所屬的華北電網購電。而按照2009年4月17日,陝西省政府規定,陝地電不得從外省購電入陝。記者輾轉獲得的該份《會議紀要》顯示:「陝西省地電公司原則上不得再接入省外電網。已接入省外的11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的,要逐步中斷;確需接入的,要經省電力主管部門同意。」

  「陝西電網屬於西北電網,以『330千伏為主網,750千伏為骨幹網』,而內蒙古屬於華北電網,以『220千伏為主網,500千伏為骨幹網』,可以說,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電網等級,陝西之所以建設如此高等級的主網和骨幹網,正是在為即將在境內全面鋪陳的特高壓項目做準備。」該國電人士稱,在陝西建設特高壓電網的最大理由,正是因為電力富餘,「窩電」賣不出去。

  「可陝地電在幹什麼?他們為了繞開國家電網,大量從省外購電入境,完全與榆林市和陝西省的電網建設佈局背道而馳。」他說。

  國家電監會西北電監局輸電與供電監管處一位官員亦介紹稱,西北、華北兩大電網為非同期、非互聯電網,並不具備聯網條件。「如果在330千伏運行區間強行接入220千伏電網,所接電網就必須完全隔離,分網運行。」顯然,這不僅涉及到重複建設,兩大高壓電網在相互穿越時,不僅會產生電磁共振,相互之間也潛在一系列安全隱患。

  「我們接到封口令,省里不希望事態進一步惡化。」採訪中,國家電網陝西省分公司和陝地電官方新聞發言人均拒絕評價此事。

  而本報記者獲知,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婁勤儉已開始出面協調本次暴力爭端,陝西省希望「國家電網讓一步。」

  陝地電往事

  國家電網公司是我國在這一領域最大的、也是實力最雄厚的特大型央企。然而,國電「強龍」,為何在陝西要屈於「地頭蛇」?

  資料顯示,陝西地電是隸屬於陝西省政府的省屬大型企業,包含9個市級分公司,66個縣級分公司。供電面積占陝西省的72%。然而其市場佔有率僅為30%。

  陝地電前身為陝西省農電管理局,2004年按照國家電力體制「政企分開」的原則進行改革,2004年更名為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2008年再次更名為陝西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

  改革後的陝地電涉及多個領域,如房地產、餐飲、發電。不過供電仍是其最主要業務。但其在供電主業上停滯不前,一度也引發陝地電是否應該繼續保留的爭議。

  「電力行業本屬國家壟斷行業,然在陝西卻存在着兩家電力企業,這兩家企業還經常發生衝突,大多都是為了大型企業的供電利益分配問題。每次爭議都需省政府出面協調。」陝西省發改委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表述。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早就想吃掉陝地電,但多年來未能遂願。原農電管理局的一位退休幹部告訴本報記者,國家電網兼併陝地電的議案早就多次提出,但困難實在太大:譬如,截止到2010年陝西地總資產139億元,子公司多達98個,組織結構複雜,人員素質相對較低,66個縣級分公司每個公司都有超過 100名的「農電工」,這些人員工資普遍低下,截止到2010年人均月工資不到1000元。

  根據記者調查,陝地電大多數縣級分公司在管理制度,和技術上均落後於國家電網,比如在抄表收費環節仍然採用最原始的登杆抄表法。

  在管理制度上也經常出現問題,2011年陝地電寶雞分公司下屬的麟遊縣分公司和隴縣分公司均出現亂收費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中國經營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