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英衛報駐京記者:中國環境是世界最重要問題

英國衛報駐北京記者喬納森•沃茨,過去九年以來採訪撰寫了大量有關中國環境問題的報道文章。最近他在2012年中國最佳環境報道獎頒獎典禮上表示,中國的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中文名為「華衷」的喬納森,2008年之後主要集中報道中國所面對的環境問題。4月10號他在北京的中國第三屆最佳環境報道獎頒獎禮上表示,過去九年中國GDP增長了三倍,擁有汽車家庭增長了五倍,煤炭消耗增長了一倍多。另一方面,中國因為環境污染和惡化導致的社會群體性事件日趨增加,對經濟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成為世界第一。

他認為,中國的環境污染,是目前世界最重要的問題。

美國南卡州立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表示,中國的環境污染確實是人類所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中國的污染在世界上應該已經不是一個中國本身的問題,而已經蔓延到全世界。中國不管在空氣中排放的污染微粒也好、污水也好,它已經影響到周邊的國家。其實這個世界本身是一個水循環的體系。中國空氣污染空氣中的漂浮物已經漂到地球的另外一邊。」

他認為,過去兩百多年以來西方以化石燃料和資本推動的經濟發展,目前已經發展到了頂峰,未來人們將目睹人類發展模式的轉折點。

美國卡諾環境集團專家武業剛博士非常認同喬納森的看法,他認為過去二十年以來的全球化進程,使得任何一個國家的變化對世界都有影響,而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國,其環境問題即是全球化的一個結果,也將對未來全球產生很大影響。

「我非常認同。中國的發展現已是一個全球化的過程,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西方工業化國家發展兩百年的一個延續。它的模式實際上也是工業化發展的一個模式。到現在是一種什麼程度呢?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是一個西方工業化發展這兩百年來的歷史到了一個瓶頸的問題。又屬於在一種環境的臨界值,超過臨界值對環境的壓力它就會有一個不可返回,不可逆的這種狀況。」
近年以來中國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災害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武業剛表示,國際社會在討論中國環境問題的時候,往往忽略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因素和現代西方發展模式帶來的影響。

「中國碰到問題不光是中國碰到問題,這是全球化的問題,也是西方工業發展模式的問題。中國當然走在其中,它應該想辦法解決。但是光靠中國是不行的。光靠一個國家、光靠美國不行、光靠中國也不行、光靠美國和中國一起也不行。現在中國的Americanization(美國化)比任何國家都要快。實際上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所以,中國就是按照美國或者是西方的工業發展模式做過來的。」

目前,美國的人均能耗是中國的6倍,美國人口佔全世界的 5%,但卻消耗了全世界25%的能源,如果中國的人均能耗達到美國的水平,就意味着中國將消耗掉全世界所有的能源。武業剛博士認為,這顯然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人類必須整體改變過去的發展模式,才可能真正改善地球的環境。

中國官方認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無法承擔嚴厲的環境約束。不過謝田教授認為,中國必須考慮環境問題對發展所造成的經濟和社會影響,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所謂「後發優勢」,避免西方國家走過的一些彎路。

「中國現在談到了綠色的GDP的問題。片面地追求GDP就造成人們生活環境的惡化。實際上得不償失。有時候有後發者的優勢。中國可以不走別人的老路,在能源上可以走一條自己的路。」

卡諾環境集團的武業剛博士說,發展模式涉及到觀念和理念,除非遇到巨大困境,否則非常難以改變。謝教授也認為,過去兩百年以來消費主義和工業主義的道路確實已經遇到發展瓶頸,在全球資源無法承托繼續發展的情況下,在未來二十年,人類必須找到新的發展模式。他認為,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文化,在危機的時代,可能對人類有更新的貢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