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利比亞年輕人:我們受夠了 我們要自由

利比亞年輕人易卜拉欣說,「我們愛美國、愛法國,我們愛一切熱愛自由的國家,因為我們不自由了42年,受夠了。」


班加西的街頭青年,革命不忘扮靚。

15歲的阿克倫,也捲入了戰爭。

班加西街頭賣烤雞的青年。能有一份工作成為利比亞年輕人的最大願望。早報記者 劉行喆 利比亞現場圖片

班加西的網吧,更像是遊戲機房,十幾台電腦全都連不上網,坐在裏面的年輕人都在聯機打CS,他們享受着虛擬世界裏的「爆頭」畫面,各個都把自己幻想成狙殺卡扎菲的神槍手。

「哈比比、哈比比……」阿拉伯情歌響起,幾個大男孩全都忙不迭拿起手機,有諾基亞N97、三星5830、摩托羅拉MILESTONE。最後,他們發現原來是用G2手機的那位鈴聲響了。「嘿,你就不能換個鈴聲嗎?!」有人因為遊戲突然中斷,抱怨着。

用G2手機的那位嘟囔了幾句,走出網吧,在數碼一條街上走了兩分鐘,步入家賣盜版碟的小鋪,玩起PS遊戲機里的《實況足球》遊戲,選的是他最中意的曼聯隊,不過他玩的是張老碟,裏面還有「叛徒」C羅,他在操控這位葡萄牙巨星時,總要用英文粗口問候一下。

「平時不玩遊戲,還能幹嘛?我們又沒有工作。」這位青年告訴早報記者,「我們都是大學畢業,那邊還有博士呢,又能怎樣,卡扎菲不給我們活干,我們就只能這麼晃悠着。」

與他有同樣類似煩惱的,是無數利比亞青年人。利比亞全國人口約為650萬人,15至35歲青年人口佔總人口的79%。事實上,不止利比亞,這次從突尼斯引發的「阿拉伯之春」,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在爆發騷亂的國家裏,人口結構畸形。據多個人口統計信息來源反映,這些中東和北非地區15-29歲人口佔到了總人口的最大比例。

更嚴重的是,這麼多的雄性荷爾蒙無法消化,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目前已知的年輕人失業率最高的地區是中東和北非,兩地的失業率均約在2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利比亞失業率為30%。由於利比亞GDP嚴重依賴石油,使得該國無法消化新勞動力來刺激經濟增長,利比亞的人口結構紅利,反而變成了沉重的負擔。「卡扎菲給過我一次面試機會,一個月50利比亞第納爾(約合人民幣269元),讓我去干清潔工,我猜連埃及人都會嫌棄的。」用G2手機的青年抱怨道。

這些阿拉伯世界的年輕人,正面臨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封閉與開放、民主與獨裁、理想與現實、宗教與世俗的巨大衝擊,而一旦有外力促使,這些夾縫中的青年們,就會瞬間迸發出不可遏制的憤怒力量。

互聯網革命的衝擊

沒錢並不妨礙這些年輕人旺盛的購買力,地中海北岸的法國、意大利剛剛開過男裝新品發佈會,次日,地中海南岸的班加西的服裝街上就擺出了仿冒品。一個星期後,班加西的無業青年們就能買到最新款的Y3和D&G,當然,這「零花錢」都是老爸給的。

利比亞也有「啃老族」嗎?法瑞斯·阿里聽到早報記者的疑問後,搖頭說道,「不能這麼說,大家族裏總會有人工作,有人找不到工作,但利比亞人就愛互相幫助共渡難關,而且其實每個人都在做着一些小買賣,只是收入不太穩定而已。」

新款的汽車,變頻空調,新上市的手機……走在班加西街頭,隨便進入一家外表看來有些簡陋的小店,都會有令人詫異的發現。比如在一家不起眼的手機店裏,三星最新款的Galaxy平板電腦就赫然擺在了展示櫃裏,老闆開價1000利比亞第納爾(約人民幣5380元),「價格好商量,我還可以送你一些軟件。」老闆遞上一根煙,熱情地推銷着。

不過在班加西,時尚潮人們卻很少知道iPhone、iPad,「因為蘋果很多軟件需要信用卡購買,這是一個問題,我們習慣了現金消費,還有一點,網絡不是太好,下載速度不夠。」實際上,蘋果的許多產品都沒有在利比亞正式發售,即便有的賣,也大都是一些「水貨」。在杜拜機場玩過iPad的法瑞斯說道, 「我們這裏流行玩PS,年輕人在一起打得最多的遊戲就是《實況足球》。當然是盜版的。」

由於利比亞嚴格的數碼製品審核制度,再加上在該國的獨家代理權談判都繞不開卡扎菲家族,利比亞人的娛樂生活,有時不得不跟「盜版」聯繫在一起。影碟店裏,CD和DVD貨架上擺着的,大都是一些包裝粗糙的盜版貨,「我才不會花錢去買那些東西,你知道嗎,我們這邊有很多字幕組,很多荷里活電影,只要一上映,就有網民會把他們上傳到一些論壇上,配上阿拉伯語和英語雙語翻譯。」法瑞斯說,他的英語就是這麼學來的。

市場調研公司TNS去年進行的名為「數字生活」的調查發現,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國家的人民在使用互聯網方面排名領先。該項調查關注的是網民在互聯網逗留的時間和人們對互聯網技術的態度。在埃及今年初的大規模示威中,互聯網更是起到了非同尋常的作用,年輕人通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及手機短訊動員。不過,在班加西,因為卡扎菲政府封鎖了互聯網,所以只有在極少數地方才能連接網絡。

正在變化的性觀念

15歲的阿克倫早就屬意三星5830手機了,這個利比亞大男孩了解這部手機的全部性能,「Android系統,能裝很多遊戲,存儲空間大,屏幕也大,以後看電影也方便。」

然而,他的父親——一名叛軍高階將領,正忙着指揮軍隊與政府軍作戰,沒工夫滿足小兒子的願望。「將就着用這部手機吧,就是內存太小了。」阿克倫現在這部「破」三星手機里,裝滿了美國朋克樂隊GREEN DAY的專輯,此外還有塞內加爾歌手AKON的最新主打歌。

「來,給你看段視頻,」阿克倫憋着壞笑道,他的手機里裝滿了恐怖小電影,「都是從網上下載的。」阿克倫靦腆地說,這是用來和女孩子搭訕用的,儘管家裏已經同意他與女生「禮節性」交往,但他至今還沒有找到女朋友。

法瑞斯卻有另外一種煩惱,「我以前的女朋友太愛吃醋了,我跟其他女人多說幾句話,她就會跟我吵架,所以麼,就分手了,現在我有許多女性朋友。」法瑞斯有兩部手機,專門就是應對不同女友的,「要知道,利比亞可是個穆斯林國家,未婚女性是不能住到別人家的,所以車就是個談戀愛的好地方。」法瑞斯演示着他那輛日產騏達駕駛座與副駕駛座躺平成180度的樣子。

不過他隨後又補充道,「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們的關係很純潔,就拿我跟我前女友來說,別說接吻,就連牽手都沒有過。利比亞人很珍視貞操的。」然後,他又話鋒一轉,「但利比亞未婚男子很少有處男了,我們都會去杜拜、巴林那些開放的地方,喝酒,和女孩子們『聊聊天』。」

認同穆斯林身份

相比埃及和巴林兩國,利比亞社會顯得更為世俗、親西方。卡扎菲推行的「綠色革命」里,有一條便是「男女平等」,他的身邊有着一批不戴頭巾的女保鏢護衛。正因為此,班加西的女孩子們都自覺自愿地戴上頭巾,以示自己皈信伊斯蘭教的虔誠。

「卡扎菲總愛說我們是一群受基地組織蒙蔽的年輕人,是走上歧途的假穆斯林,我覺得這簡直就是個笑話,雖然我不太去清真寺,但我自信是一個真正的穆斯林,一個溫和的穆斯林。」法瑞斯坦言,自己總因為睡懶覺以及貪圖玩樂,忘了一日五次的禱告,「但我身邊好多人也都如此,信仰是需要發自內心的,而不單單只是個儀式。」

易卜拉欣是法瑞斯的好哥們,他蓄着「標準長度」的絡腮鬍,他在「革命」前所學專業,經常被法瑞斯拿來取笑,「他居然在學卡扎菲的什麼革命理論,什麼第三世界,真是太可笑了。」易卜拉欣反駁,「我只是想了解,這個瘋子究竟幹了什麼。」

「你會感到一種悲哀,在利比亞,卡扎菲處處都在搞個人崇拜,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去膜拜他,而不是遵從安拉,讓我們去熟記綠皮書,而不是古蘭經。這造成年輕一代信仰的混亂,我們從父輩那裏傳承着穆斯林的身份,但卻沒有辦法去真正與安拉接近,這導致很多人精神上的迷茫。」易卜拉欣用一種哲學系學究的語氣感慨着。

「也許新的利比亞需要強化伊斯蘭教,但這不代表我們要成為第二個伊朗,很多人都把伊斯蘭教和民主化對立,我感到很奇怪,難道穆斯林世界就只配暴君統治。」易卜拉欣說,「我們愛美國、愛法國,我們愛一切熱愛自由的國家,因為我們不自由了42年,受夠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夏雨荷

來源:東方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