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曹維錄:看周立波婚禮有感

一個國家,究竟是富民還是富官、富吏、富奸商歌妓,不只是個政策一時失誤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朝有餘財,歌舞昇平,民生凋敝,野有饑民,這是亡國之兆。

周立波高調娶新娘的事,我是剛剛知道的。不過不要緊,有話要說也不分早晚。

當了婊子立牌坊,是一句罵人的話,不過當初周立波既然罵了網友,自然也就做好了挨罵的準備。

雖然是罵人的話,但卻也是句很實際的話,當今這個社會,只有當了婊子才能立牌坊。周立波和胡潔都是結過多次婚的人,哪一次能象這一次立個大牌坊?中國有十幾億人,一生之中不離不棄、相互恩愛當占絕大多數,以人品立牌坊,就是閉上眼睛胡點也點不到周立波、胡潔頭上。這說明,這年頭,只有當了婊子才能立牌坊。

周的婚禮自然是高朋滿座,據說各界名流有600多,連出家的和尚「清雲大師」都請來了。

但有些人卻絕對不能請,萬州謀生的忠縣鄭定祥,幫人挑羽絨服與僱主走丟,在寒風中苦尋僱主五天。

被人稱為「缺錢不缺德」的老人。青州90多歲的白芳禮老人支教18年,捐款36萬,把蹬三輪掙來的錢都用來資助貧困學生和公益事業。這樣的人都不會請,有人會說,白芳禮老人不是死了嗎?是死了,但活着也不會請,因為他們「缺錢」。光臨的600多人個個都不缺錢。

不缺錢的也不是都請,不肯為周立波站台的也不能請,這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周立波婚禮有三大搞笑:

其一、參加婚禮諸位嘉賓大談秦晉之好,白頭偕老,周、胡二人也大談「永遠不後悔」。

說是秦晉之好,倒有幾分貼近。歷史上的秦晉之好其實就是為了利益的政治聯姻。

秦穆公女兒懷嬴,先被嫁給晉惠公留在秦國做人質的兒子子圉,子圉逃回晉國後,秦穆公又將她作為媵妾嫁給晉公子重耳,子圉是重耳的親侄子,秦穆公讓重耳娶了他的侄媳婦!這就是秦晉之好的事實真相。

周、胡二人的婚姻,其實也是利益的結合體,兩個人一個有錢,一個有名,周傍富婆,胡賺名望,兩人各取所需。

搞笑的是「白頭偕老」、「永遠不後悔」。中國有90%的人有資格說這句話,唯獨周、胡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在這翻臉比翻書快、離婚比結婚快、換配偶如同換衣服的年頭,周立波的「永遠不後悔」有多遠?在以前的婚禮中,如果有人問他們後悔不後悔?我想他們也會說「永遠不後悔」,這說明周立波和胡潔的「永遠」,住多里說,不過是幾年而已。

第二個搞笑的是請「清雲大師」證婚,這年頭請和尚證婚已然成了時髦。

中國佛教本以清靜莊嚴為本,佛門一向被視為清修淨地,戒除男女凡俗之事。清雲大師號為清雲,又貴為大師 ,卻雜於凡俗之間,為多次結婚的男女證婚,所用套路又雜陳西外,給人的感覺不倫不類。

聽說佛教現在要建凡間佛國世界,少林寺釋永信首倡其風。錢越多越好,出入越風光越好,日子過得越滋潤越好。依仗、豪車,現代通訊工具一應俱全。翻開佛教經典,不知佛教哪一法門竟是如此修法?

清云為周立波證婚,即壞佛門清規,又壞民間傳統,身為大師 ,舉足輕重,實在是佛門不幸之事。

由清雲大師為周立波證婚,我想起了另一位名人證婚的事。

1926年10月4日梁啓超在給其子女的信中說:「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受慶夫人,與志靡戀愛上,才和受慶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我在禮堂演說一篇訓詞,大大教訓一番,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聞之婚禮矣。」

相比之下,清雲、余秋雨之流,是何其卑鄙無恥。

第三大搞笑是婚禮明明是周、胡藉機揚已之名,卻偏要穿一件慈善外衣。

央視名嘴崔永元說,這是「一場披着慈善外衣的婚禮」。

小崔就是有勇氣,一句話揭了周立波的底。我發現小崔自上次得病之後,有點大徹大悟,變得讓人喜歡了。

近來,周立波網絡惡霸嘴臉遭到了人們的厭惡,這次婚禮不過是想藉此曬曬他的資源,向網民示威,同時也藉機宣傳一下他自己,本來就和慈善無關。小崔的話,一定成度上打擊了他的囂張氣焰,小崔站在了網民的一邊。

我不待見周立波,不是由於他不地道,而是由於他太不地道。

周立波同胡潔非夫妻而同居(婚禮之前他們已經同居),是為無禮;無端拋棄糟糠之妻,是為不義;媚權勢傍富婆,是為不廉;多次結婚卻侈談恩愛,妄談自己是「幽默與智慧」結晶體,是為無恥。禮、義、廉、恥四維皆無,是為人中渣滓,即不以職業而論也為正人君子所不齒。

所以崔永元說:「周立波,我特別佩服你的母親,因為我不知道在沒有警察的幫助下,她怎麼把你培養出來的。」

孔子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亦恥也。」

《水滸》開篇首寫潑皮無賴高球因提得一腳好球而進階當官,對此金聖歎評論說:「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當今中國,唱歌的、賣笑的、打球的,且富且貴,登階入殿,委以官職。而正經公民,卻受排擠,日益貧困,艱難度日。這是「亂自上作」,民不聊生。

戰國《尉繚子》:「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漏,故患無所救。」

一個國家,究竟是富民還是富官、富吏、富奸商歌妓,不只是個政策一時失誤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朝有餘財,歌舞昇平,民生凋敝,野有饑民,這是亡國之兆。

看到《新快報》的一篇報道,就在周立波和胡潔折騰得全國都知道的「公益婚禮」第二天,周立波夫婦出席海派清口專項公益基金揭牌儀式,將前一晚所收的324萬元禮金,再加上好友捐贈、企業捐贈以及夫婦倆的個人捐款,總計3669.6623萬元悉數捐出作慈善事業。

好大的一個數字!

看了這則新聞,真是百感交集。農民、產業工人和平民知識分子是社會的本體,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古人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但這些財富的創造者,卻上不起學,看不起病,沒有住房,不能養老,必須要象周立波這樣的本來不會創造財富的人施捨才能活下去。

本末倒置,竟至如此地步!

周、胡二人婚禮在2011年到來之際,幾乎就在同時,為民請命的村長錢雲會、自由知識分子張建紅、河南民婦李莉等不明不白地死去。有死有活,有哭有樂,誰死誰活,耐人尋味。這是他瑪拉戈壁的什麼幾巴年頭兒?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自由聖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