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朝鮮舊幣換新幣出現囤貨亂喊價圈錢

朝鮮正在進行的貨幣改革,造成了空前的市場撤市,出現囤貨亂喊價的現象。首爾的專家認為,貨幣改革也許難以取得預期效益。自由亞洲電台駐韓國特約記者劉水的報道

朝鮮從星期一開始進行的舊幣換新幣的兌換,在當地造成了囤貨亂喊價的現象。一公斤大米原來的市價約為1500朝元舊幣。由於市場上尚沒有足夠的新幣,商人又不願接受舊幣,出現了4萬舊幣一公斤的喊價。所以沒有人問津,也沒有成交,呈現了空前的撤市情況。

已核實的消息是,100兌1的兌換率,100元舊幣,兌換1元新幣。而限額10萬舊幣的法令,出現了種種說法,或說可以最高兌換15萬舊幣,或20萬,或說超過10萬以上的舊幣需要存款。對此政府當局沒有做正式的公告,眾說紛紜。至於限時一星期全部兌換完畢的說法,也同樣地尚沒有得到核實。

已證實的消息是,黑市的人民幣和美元出乎常理的高漲,表現了人人都希望保值的願望 。另一消息是,在星期一正式兌換開始之前,黑市的人民幣和美元已開始走高,說明掌握信息的部分高幹,已事先兌換外幣,所以在這次貨幣改革過程中受到損失的主要是商人。

據一項統計顯示,朝鮮境內至少有300個綜合市場,約有60萬人專門從商,他們手頭上的現鈔成了這次貨幣改革的關注焦點。不少人認為,舒緩通貨膨脹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實際上是回收這些資金,一方面是穩定物價,回歸到2002年經濟管理改善措施之前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剷除萌芽的資本主義式商業活動。

60多萬商人,只能兌換他們擁有的部分資金,根據規定,剩餘的現鈔將會變成廢紙,很可能會造成社會混亂,至少會激起對政府的不滿。

韓國方面認為,沒有事先公告的貨幣改革,出爾反爾的兌換上限,將會難以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即便是取得效益,也只是短暫性的。至於回歸到經濟管理改善措施之前的展望,同樣地不很樂觀。對外經濟研究所的鄭亨根博士說:「實物經濟同時進行改革,才能取得預期的效益,否則貨幣改革最多只能得到短期的效益而已。」

部分專家小心地指出,也許會由此促成朝鮮政權滅亡。

由於朝鮮是一個強權國家,所以不會輕易地出現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常見的抗議或示威,但是,上述的貨幣改革的確是一紀重拳出擊,像一劑以毒攻毒的猛藥,也許可以對朝鮮經濟取得起死回生的效果,也許會因此一命嗚呼。

至星期5,貨幣改革已進行了5天,效益和結果會如何,韓國和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駐首爾特約記者劉水的報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