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北京月入4000的白領MM上午日常花銷

 作者:張曉梅

  當今白領如何擺脫高薪「貧困族」

  這兩天,見到一媒體的小朋友,她還是一身時髦的裝扮,得體的妝容,這姑娘一直給我印象挺深,和媒體圈的女記者相比,總是那麼光鮮靚麗。

  一見面我就禁不住誇她光鮮依舊,可她卻無奈的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唉!現在咱這白領的生活大打折扣了,以前還能穿名牌,現在不知名的衣服也穿了,還有化妝品,已經跌落檔次了!」

  


  她一口接着又說:「現在什麼都漲價,白領外表看起來光鮮,可內境大不如從前了,月收入沒漲,可花錢的地方有增無減。」她又耐着性子跟我晾起她每月的賬單來: 「你看,每月收入還是4000元,住房月租要1200元;水氣電暖費大約200元;每天伙食費大約30元,一個月得900元;上下班坐地鐵加上倒公車每天大概6元,一個月180元,有時加班或急事還得打的,這樣交通費一個月下來大概300元;電話費一個月大約要200元,還得加上出去辦事吃飯,總得和朋友同事聚餐吧,一個月至少600元。這已經是很保守的數字了,我現在是能不出去社交就不出去,省錢啊!你看算下來還剩多少?省來省去,好歹能剩500塊,現在去商場買衣服,化妝品,動輒上百上千,真是囊中羞澀啊!」

  當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她又補充道:「現在食品漲價,去餐館吃飯都不知不覺漲了好多,連不少快餐外買的包裝盒也漲了,回家自己做飯吧,煤氣也漲,菜肉也漲,以前一天大概20塊就夠了,現在得30元。房租漲得最多,最要命,那時我 800元就能租個不錯的單間了,現在租同樣的房子要1200,每月要多花400元,這可是收入的10%,我有多少個10%呀?以前一個月中還有不錯的盈餘買衣服什麼的,現在生活費漲了這麼多,只能壓縮買衣服和化妝品的費用了。我周圍的不少朋友都在暗中叫苦,那時還能控制「一月光」,現在總是還沒等挨到發工資,錢早就沒了,壓力大呀……」她苦惱的嘆息着。

  也許不少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打折了?

  當國內部分經濟學家強調中國的CPI不能按照國外的核心CPI核算時,消費品領域的普遍物價上漲對特定人群的消費能力也提出了質疑。不被計入核心CPI的食品元素已經成為影響日常生活的重要指標。手裏固定的人民幣,似乎無法像以前一樣置換成人們久已習慣的生活物資了。

  首先是沒有先兆的非主流消費食品方便麵的漲價,而後的肉蛋類食品等生活消費品的持續攀高,似乎這些並不會影響白領階層,但隨着房價不斷上漲,漸漸地,也讓這個得天獨厚的群體產生了焦慮。

  首先「你夠格當白領嗎?」的言論橫空出世,對光鮮地坐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大樓里工作是否能稱為白領的定義提出了異議。有人將全國各大城市的白領分為一到七檔,當然這只是一個數字指標,不過這讓處於白領標準邊緣收入的人群心生震動,甚至汗顏。不同消費水平城市的橫向比較,得出的是一個縱深的結論是:白領的生存現狀已面臨全面打折。

  作為一個白領究竟有多少收入才能有資格成為白領?爭論這個問題的本身已輻射出白領生存現狀的改變。以前很多人把工作的環境和工作種類作為標準來界定白領族群,現在評判的標準已經出現了變異。

  有人做過一項統計,從吃穿住用行等多方面估算出了一年的花費,一類中心城市大約得20多萬才能勝任這些花費。這個統計儘管並不準確,但是多少也能反應這個群體的消費水準。吃飯作為日常開支是比較固定的,除非經常需要建立和維繫人際關係的費用,這項開支可大可小。在穿衣方面需要講究一些做工質地品牌等等,這項對於一些有着較強消費欲望的人群來說顯得比較突出。

  很多白領打拼多年,獲得了不錯的工作業績或職位能夠購買一套月供房,這項支出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像衣食一樣可以有調節彈性。除去家用水氣電費,每月的「供費」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且根據收入高低,這筆費用也大致以或高或低的比例呈現。在房價居高不下持續增長的現狀下,銀行也在不斷加息,雖然幾十元錢不至於影響到生活的水準,但是積少成多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對於很多舉棋不定,對買房持觀望態度的人來說,已經擁有一套月供房既是一種幸福,也是一條綁縛於身上的繩索,不願甩掉,卻會令你時時感到壓迫和窒息。

  有調查顯示,近年來,儘管白領的收入整體呈上升趨勢,但七成以上的高薪白領在投資、儲蓄、理財、保險上的投入卻大幅下降。與之相對應,由於應付個人生活消費所需,在個人購物等消費方面卻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具有這種行為趨勢的白領以女性為多。城市無法避免的多元化消費加上物資上漲的趨勢,讓很多早已是「月光族」的人群成為了高薪「貧困族」,很多人已經在呼籲尋求幫助。如何緩解自己的購物慾望,如何有效的打理荷包,順利過渡到發工資的時刻,是很多人眼前迫切需要思慮和解決的問題了。

  如今,在收入一時無法提高的前提下,加強個人理財意識已變得很有必要了。如果你能將收入分為幾部分進行預算,有計劃的支出估計會好得多。你可按照特定比例進行消費,這能有效的幫助你抵制不必要的消費欲望,讓底線標準控制你,這樣就不會剝奪生活物資的基礎消費能力。

  比如,每月的房租,水電燃氣費用一定要事先拿出來,這一部分作為固定的「不准動資金」,按我那位那位媒體小朋友的收入水平和繳費標準為例,這部分資金佔去 1400元,還有2600元可供支配。這2600元可按比例來劃分進行消費。以置辦化妝品、衣服來說,這是年輕白領最容易超標的消費項目,可預先控制在總收入的五分之一的比例,這個數字大約為500元,要有控制意識,不能隨意超支;交通費300元這個費用也能變動,可根據路程的遠近和交通狀況可作相應縮減,而且現在無論公交車和地鐵運營時間都很長,務必不能因為嫌麻煩就打的,一招呼出租車好幾天的路費就沒有了,有意識控制的話,交通費可以壓縮在200元左右。吃飯的話儘量改為自己做,這就可以不用訂工作餐或下館子了,一方面衛生營養,另一方面價格會便宜不少,按每天20元消費水平限定,一個月大約600 元,和900元相比節可省下300元,這一筆可也是差不多10%呀!出去聚會應酬,不要過於好強,可以和朋友實行AA制,這樣花費並不會太多了。對於一些娛樂消費能控制就得控制,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替代娛樂身心,比如看書、聽音樂還有運動等等,這樣的話,這部分開支可以至少控制在500元以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