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國際媒體如何評論賴清德就職演說?7大媒體說…

台灣總統20日發表就職演說,多家外電媒體評論賴總統在對中國釋出善意的同時,也「含蓄」地抨擊中國,強調兩岸政府「互不隸屬」的對等地位,以下為主要外電媒體對這場就職演說的評論:

路透:兩岸論述硬氣中有善意

路透以「台灣新總統呼籲中國停止威脅」為題,平實報道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但在分析稿指出賴清德的「兩岸論述硬氣中有善意」,尋求兩岸關係穩定,又堅持兩岸互不隸屬,「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

WSJ:含蓄地批評中國

華爾街日報(WSJ)以「台灣新任總統在首場演說批評中國-但含蓄」為題報道,賴清德表示希望改善與中國的往來,同時也指控中國引發地區動盪,呼籲中共領導人「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

彭博:美國應能鬆一口氣

彭博資訊以「台灣新總統呼籲中國終結戰爭威脅」為題指出,賴清德重申承諾維持兩岸現狀,但認為兩岸政府應該對等協商,意在緩和美中兩大強權對抗的核心爭端。

報道引述學者指出,賴清德清楚提出穩定做法,也避開喊峽兩岸的敏感字眼與主題,美國應能感到滿意或鬆一口氣,雖然北京不太可能滿意,但應該略為能夠接受,因為有一些善意。

台灣賴清德總統發表就職演說。(記者林伯東/攝影)

紐時:賴清德的挑戰不小

紐約時報以「全球緊張與敵意鄰國等著台灣新領袖」為題報道,賴清德將面臨幾個艱難抉擇,包括如何在外國戰火正燃、美國對國安優先出現歧見、及台灣內部對維持與對岸的脆弱和平意見對立的動盪時期,保持台灣的未來。

報道說,相較於蔡英文,賴清德的外交政策協商曆練較少,也曾發表可能反過來困擾他的好鬥言論,專家指出,賴清德2024年面臨的國際環境比蔡英文2016年上台時還要更緊張,也處於更艱困的處境。

FT:對中釋善意、消除美方疑慮

英國金融時報(FT)以「台灣新任總統呼籲中國終止威脅與恫嚇」為題報道指出,賴清德呼籲北京與台灣民選政府往來,但兩岸政府互不隸屬,並引述新政府高階官員出,賴清德以承諾恢復交流,作為釋出善意的具體行動。

賴清德同時也援引前總統蔡英文的許多措辭,尋求降低美國的疑慮,承諾新政府將「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並且秉持蔡英文的「四個堅持」

但他也對國族認同下了自己的註解:「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

日經:強調守護主權的重要性

日經新聞以「賴清德就職演說敦促中國接受台灣存在的事實」指出,賴清德細說他對主權的看法,並向中國與親中政黨傳遞信息,包括兩岸「互不隸屬」,「每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華郵:面臨如何延續蔡英文路線的挑戰

華盛頓郵報以「台灣新總統宣誓就職,勇於面對中國侵略」為題報道,賴清德的言論大致與蔡英文相呼應,形容他對待兩岸關係的途徑為在試著維持和平的同時,「不卑不亢」,不該心存即便台灣放棄主權,中國就會放棄併吞台灣企圖的「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

分析師指出,現在的問題是賴清德會如何確切旅行他延續前朝政策的承諾,以及北京的回應,因賴清德的政策給人的印象是,挑釁度高於蔡英文,先前蔡英文調整立場,亦步亦趨前進,不讓美國陷入會槓上中國的處境,賴清德的挑戰為能否重複這個過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1/205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