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突發!中國國資背景、百億市值公司爆雷

5月19日,中泰化學發佈關於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更正後)。

5月17日晚間,中泰化學(002092.SZ)公告,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伴隨着處罰,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中泰化學」變更為「ST中泰」,並於5月20日停牌一天。

就在前一個交易日,5月17日,中泰化學收盤4.93元,大漲5.12%,成交2.71億元,總市值127.69億元。不料,周末處罰落地,股吧也炸了鍋,在股民看來,中泰化學連跌三年,非但回本無望,還預定了復牌後的跌停板。

中泰化學被ST的同時,公司控股股東中泰集團也接到處罰。新疆證監局的處罰決定指出:中泰集團作為中泰化學控股股東,組織、指使了對中泰化學的資金佔用行為,導致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遺漏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監管對中泰集團對中泰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以500萬元罰款。

2022年虛增收入42.48億元

中泰化學被「ST」公司及7名高管被罰

周末,中泰化學公告,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以下簡稱「新疆證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21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20日開市起停牌1天,自2024年5月21日開市起復牌,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股票簡稱由「中泰化學」變更為「ST中泰」。

新疆證監局表示,經查明,當事人中泰化學,時任中泰化學董事長楊江紅,時任中泰化學董事、總經理劉洪,時任財務總監彭江玲,董事、總經理江軍,監事張清華,副總經理呂文瀚,副總經理丁永眾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中泰化學2022年年報中存在虛假記載;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關聯交易,2021年年報、2022年年報中存在重大遺漏;案涉公司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披露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相關債券募集說明書信息披露不準確。

具體來說,為完成控股股東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達的營業收入目標,中泰化學及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通過將不具有控制權或實為代理人的業務按照總額法核算,2022年合計虛增收入42.48億元、虛增成本42.48億元,分別占《2022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營業總收入及營業總成本的7.60%及7.75%。

此外,中泰化學未在2021年、2022年定期報告及臨時公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關聯交易。2021年、2022年,中泰化學及其子公司以預付款、退貨款、代收代付運費等名義,直接或通過第三方公司與控股股東中泰集團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關聯交易,總發生額為77億元。截至目前,上述年度資金佔用本金已歸還。

而中泰化學上述虛增收入、虛增成本及未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關聯交易等行為,分別導致多隻債券及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披露的年報募集說明書所引用的相關財務報告數據不準確及債券存續期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根據《證券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時任中泰化學財務總監彭江玲,任職期間全面負責中泰化學財務管理工作,是對上述全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現任中泰化學董事、總經理江軍未能保證中泰化學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是中泰化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中泰化學監事張清華,自2020年7月以來擔任中泰集團財務副總經理、財務總經理,參與審批了中泰集團部分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方案,是上述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問題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中泰化學副總經理呂文瀚,負責上市公司採購管理和協調工作,是應當對上述部分虛增收入事項負責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中泰化學副總經理丁永眾,負責中泰化學產成品和原材料運輸管理工作,是應當對中泰化學部分資金佔用事項負責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根據《證券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時任中泰化學董事長楊江紅任職期間全面負責中泰化學管理事務,對中泰化學及其子公司虛增收入規模負有主要責任,且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事項,是對上述全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時任中泰化學董事、總經理劉洪,任職期間負責中泰化學整體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是對上述全部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負責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新疆證監局決定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500萬元罰款;對相關當事人給予警告並處以數額不等的罰款。

指使對中泰化學的資金佔用行為

控股股東中泰集團被罰

5月17日,中泰化學發佈的《關於控股股東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稱,中泰集團作為中泰化學控股股東,組織、指使了對中泰化學的資金佔用行為導致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遺漏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中泰集團上述行為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所述的控股股東組織、指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的行為。時任中泰集團財務總監龔春華,任職期間分管中泰集團財務、投資、融資工作,是中泰集團組織、指使中泰化學實施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根據當事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決定:

1、對中泰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500萬元罰款;

2、對龔春華給予警告,並處以200萬元罰款。

中泰化學控股股東為中泰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新疆國資委。監管指出,中泰集團作為中泰化學控股股東,組織、指使了對中泰化學的資金佔用行為,導致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遺漏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公司去年虧損超28億元

股價較高位跌去7成

資料顯示,中泰化學成立於2001年,於2006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企業前身是1958年建廠的新疆燒鹼廠。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乙炔法PVC生產企業和國內最大的氯鹼生產企業。公司主營聚氯乙烯樹脂(PVC)、離子膜燒鹼、粘膠纖維、粘膠紗四大產品,配套熱電、蘭炭、電石、電石渣制水泥、棉漿粕等循環經濟產業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控股45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47家參股公司,公司總資產803億元,員工2萬人。

近三年來,中泰化學營收每況愈下,到2023年持續惡化,淨利潤轉虧。財務數據顯示,中泰化學2023年營業收入約371.18億元,同比減少28.15%;歸母淨利潤虧損約28.6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76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77.8億元,同比下降27.33%;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77億元。

中泰化學方面認為,2024年,PVC市場整體預期偏弱,行情有可能出現築底反彈,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市場受供需格局多方面因素影響。供應方面,2024年中國PVC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並且隨着沿海乙烯法PVC產能逐漸釋放,其產量佔比將進一步增大。需求方面,氯鹼行業作為基礎化工原材料行業,和國民經濟各產業發展密切相關。聚氯乙烯消費集中在房地產相關領域,在國家各項政策推動下,PVC消費支撐有增強預期,但實際消費擴大較為困難。

「在供需失衡的環境下,價格戰往往難以避免。近年來,隨着PVC新增產能的持續投放,尤其是龍頭企業一體化項目佔比較大。在供應寬鬆和需求疲軟的背景下,企業降價以搶佔市場或成為常態。」中研普華研究員邱晨陽對《中國經營報》表示,氯鹼行業的產能佈局可能會更加集中,形成一些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股價方面,中泰化學最近高點是在2021年9月,股價一度超過18元,隨後開啟斷崖式下跌,截至目前,已經較高位跌去7成。

截至周五A股收盤,中泰化學股價上漲5.12%,最新市值為市值為128億元,股東戶數超11萬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0/205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