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美華人遷徙之旅:哪裏有飯碗就遷往哪裏

記憶里第一次搬家,是讀高中時,從古城城外的北關大街東二巷搬到了城內的學道西街。深秋時節,天冷風大。早上上學時從舊屋離開,母親一再叮嚀,放學後千萬記得回新居。

據說如果再次回到舊居,不吉利。故鄉還有個習俗,搬家時一定要把舊居的窗戶紙捅破,討個彩頭,寓意以後不會再搬家。搬家在故鄉人的心裏,猶如多年前山西人的走西口,淒涼而悲壯。老輩人常說好出門子不如留在家,本鄉本土才是最佳棲息之地。

遷徒是被迫的無奈,安居則是美好的祝福。經常搬家,意味着居無定所,漂泊流浪,無根無基的生命狀態。到了母親那代人依舊擁有一城、一地、一屋、一輩子的情結。不搬家,代表穩定的工作,妥當安穩的生活,有根有基的篤定和踏實。

從中到加 最後落地美國

而我,應該算是老輩人眼裏的另類。成年後,搬過無數次的家。從故鄉到北京,再至加拿大,最後落地美國。初出國門的頭三年,穿越兩個國家三座城市,住過四間公寓。每一次搬家前後與父母通電話,告知新地址新號碼。父親千篇一律地囑咐各項安全事宜。母親則總是長嘆一聲後說:「又搬家啊!上次搬家肯定沒有捅破窗戶紙。」隨即又恍然大悟地說,「現在已無窗戶紙可捅」。

或許從來未曾捅破過窗戶紙,或許命中注定此生顛簸。20多年前,離開故土,遠渡重洋,從此踏上遷徙之旅。其後又在遼闊的北美大陸,南下北上,再南下東遷,幾經遷徒。其間到底搬過多少次家,伸出兩隻手掌肯定數不過來。

可以說,我們的移民之路,就是一次次的遷徙之旅。用丈夫的話說,就是哪裏有飯碗,就遷往哪裏。如此看來,與鄉人多年前的走西口無甚差別,無非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已。

在第一個房子種下樹木。(圖/作者提供)

在第一個房子種下樹木。(圖/作者提供)

短暫地領略了楓葉之國的四季風光後,丈夫在美國找到第一份工作,隨即在廣袤的北美大地來了一次大對角飛行,從加拿大西北城市埃德蒙頓,飛往墨西哥灣的休斯敦。從酷寒嚴冬到炎熱盛夏,從朔風大雪到颶風暴雨,體驗了極寒與極熱的兩級氣候對比。

90年代末,孩子們在加拿大的公寓裏。(圖/作者提供)

90年代末,孩子們在加拿大的公寓裏。(圖/作者提供)

獲得綠卡 買第一棟房子

記得那年深秋,歷經兩年多的等待之後,終於獲得了綠卡。心裏總算踏實了一些,便買了此生的第一棟房子。當天晚上就拿着鋪蓋住進了新房,第二天搬家公司僅用兩個小時便把全部家當搬進新居。打電話告知父母新居地址和電話,母親難掩喜悅地說:「可算安頓下來,安居樂業了。」

自此,家具、油畫、餐具等漸漸填滿了空蕩蕩的家。車庫裏堆滿了剪草機、打邊機以及各類工具。前後花園種了桃樹、梨樹、玉蘭樹和各種花卉。幾度春秋,屋前的老橡樹粗壯如許,後院的玉蘭樹年年開花,花圃里的梔子花在每年的四月里淡香幽幽。漸漸地,兒子長大了,成了高中生。為了兒子上學方便,便在高中附近社區買了一棟房子。那年暑假,再次搬家,因是同城搬家,大部分衣物餐具日用品皆自行搬運。搬家公司卻耗時四個小時。

北上芝城 一集裝箱家當

四年後,兒子高中畢業。臨近畢業前,丈夫找到了另一碗飯,隨即舉家北上芝加哥。兒子高中畢業典禮後的第三天,搬家公司來家裏裝箱打包。耗時兩天,塞滿一個40呎的集裝箱。第三天早上,家徒四壁,樓上樓下巡視一遍,與曾經的家告別。房子交由經紀人出售。我和丈夫兩手一攤,相視一笑,說出發吧,奔赴我們新的飯碗。

臨別之際,一個同事和老鄰居來家裏告別。我們一起享用了早餐。我調侃因為沒有窗戶紙可捅,所以註定搬家頻繁。老同事安慰我搬家又不是什麼壞事,可以到不同的城市和地方生活,也是一種經歷。聽來很有道理。一個城市安居終老是一種福分,遷徙旅途也不失為另一種生活模式。話雖如此,心裏依舊把芝加哥當作了遷徙旅程的最後一站。

母親在電話里反覆嘮叨:「又搬家了,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不能總是搬來搬去的。」丈夫也感慨不惑已過,是時候安頓下來了。搬進新居後,一樓全部木地板裝修,換了廚房和主餐廳的吊燈,在前院種了最喜歡的杜鵑花。在美麗如畫的芝加哥,度過了四載春秋。那年春天,兒子即將大學畢業前,丈夫找到另一碗飯。

再次南下,打道回府休斯敦。此次搬家,汲取教訓,來了一次徹底斷舍離。賣掉兩套餐桌餐椅、四輛自行車、所有的剪草工具,處理掉舊電視、舊電腦、舊沙發、舊桌椅。決定輕裝搬遷。未曾想,破家值萬貫,一個40呎的集裝箱依舊塞得滿滿當當。

至此,母親已然習慣甚至接受了我們的一次次搬遷。只是偶爾也會嘮叨幾句關於捅破窗戶紙的習俗。說現在老家早已沒有窗戶紙,但是有其他替代習俗,還說要去打聽一下。她最後又笑着說:「以前的人走西口也就只走一次。你們這樣搬來搬去,相當於走了多少次西口啊。」

2009年,從德州北上芝加哥,臨別在屋前留影。(圖/作者提供)

2009年,從德州北上芝加哥,臨別在屋前留影。(圖/作者提供)

我們在德州生活工作多年,兒子在這裏長大,我安慰母親此次不能算走西口,應該算回歸故里。德州已成為我們如假包換的第二故鄉。

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庚子7月,再次搬家。從南部的墨西哥灣搬到了新澤西州。(圖...

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庚子7月,再次搬家。從南部的墨西哥灣搬到了新澤西州。(圖/作者提供)

離愁漸少 尋夢中伊甸園

光陰如水流走,德州的驕陽熱烈依然。又一個七年過去,我們已過知天命。始料未及,疫情最嚴重的庚子7月,我們再次搬家,奔着另一隻飯碗而去。從南部的墨西哥灣搬到了東部大西洋邊的花園州—新澤西州。

新澤西州新居屋前的落葉。(圖/作者提供)

新澤西州新居屋前的落葉。(圖/作者提供)

因為疫情,捐助中心關門歇業。時間緊迫,疫情嚴重,沒有來得及處理舊對象。一併全由搬家公司一股腦地裝箱、打包,搬來了東部。

如果說,前面的幾次遷徙,總有安家落戶最後一站的篤定。此次,不知為何,竟然一直準備着隨時遷徙。雖說幾年間陸續裝修了廚房、車庫、地板,粉刷了露台,花園種滿了玫瑰繡球月季丁香。清晨黃昏,每每注目舒適的家居,聽鳥語聞花香,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但心裏總有一種聲音在說,這只是暫時棲居的臨時住所。

一次次的遷徙,搬家已習以為常。安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也可以說是生活的饋贈。使我們能在不同的國家、城市居住生活,領略不同的風光景色,結識更多的鄰居朋友。以至於後來的幾次搬家,離愁別緒漸行漸少。收拾妥當,看着空空蕩蕩的屋子,初始還會彼此笑着調侃我們踐行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庚子年間的那次遷徙,連這番打趣都省略了。臨別之際,喀嚓喀嚓,為舊居,也為即將遠行的我們,拍照留念。然後心照不宣,一個眼神,一甩頭,鎖好門,瀟灑出發,奔赴下一站。

自此,搬遷更像是一場旅行。只是不知道此次旅行究竟有多長?下一次旅行在何時?新的棲居地又會在何方?

唯一確信的,這趟人間世上的遷徙旅程,所居之地皆為過客。大洋兩岸,南來北往,一路遷徙,一路尋找最美麗安適的棲息之地—夢中的伊甸園。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0/205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