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我不是你媽」:璩靜說出中國職場大實話?

前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在社交平台上的四則短視頻引發爭議,她說她的員工沒有假期,並表示自己不是員工的媽媽或婆婆,沒有必要考慮員工的家庭。上述言論一出,引發百度股價下跌,璩靜也離開工作崗位。「中國勞動觀察」執行主任李強對美國之音說,璩靜只是說出了中國「有毒」職場環境的「大實話」,她自己也是這個制度的受害者,遭受公審失去工作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

資料照:百度標識

華盛頓—

前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在社交平台上的四則短視頻引發爭議,她說她的員工沒有假期,並表示自己不是員工的媽媽或婆婆,沒有必要考慮員工的家庭。上述言論一出,引發百度股價下跌,璩靜也離開工作崗位。「中國勞動觀察」執行主任李強對美國之音說,璩靜只是說出了中國「有毒」職場環境的「大實話」,她自己也是這個制度的受害者,遭受公審失去工作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

前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發佈的四則短視頻在網上引發爭議。她在視頻里說,公關員工過年周末沒有假期,「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她還說,自己在疫情期間曾經連續出差50天,「我為什麼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強調和員工只是僱傭關係。

璩靜的言論在網上引發熱議後,百度股價下跌,市值蒸發120億人民幣。她刪除了這幾則短視頻,並在朋友圈發文道歉。據報她已從百度公關負責人職位離職。但是這並沒有平息網絡上認為璩靜代表了中國「有毒」職場環境的聲音。

美國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任李強對美國之音說,璩靜只不過是說出中國職場環境的「大實話」,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高科技產業。中國的勞資關係本身不正常,只要老闆需要,員工就必須隨傳隨到,加班和升職加薪是掛靠在一起的。

李強說:「中國的環境又非常的『內卷』,很多人在爭取升職的機會。璩靜說的話反映出中國實際的環境。可能她把真實的感情流露出來了,在說這個話的時候,也沒把它當成很嚴重的一個事情,因為可能她身邊包括她自己,包括她的老闆可能也是這樣對她的,通過這樣的競爭方式得到現在的職位。所以在中國,升職加薪實際上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璩靜在視頻中提到,自己錯過了兒子的生日,也不知道兒子讀小學幾年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跨學科研究講師徐舫對美國之音說,璩靜在視頻里的言論有「媳婦熬成婆」的意味。「就是說我也是吃了那麼多苦,才能夠做到現在這個位置。如果你想要有事業的發展,你也要吃這些苦,才能夠在這個體制下生存。這是一個媳婦熬成婆的概念,」她說。

璩靜身為女性,做到一間大公司的高層,徐舫認為也是被外界拿放大鏡檢視的原因。她說:「就是因為在中國這個父權社會下,做到很高位的女性會受到社會的關注,然後更容易成為社會批判的對象。如果是一個男的領導,說我不是你的父親,你不要把這個事情來跟我講,我相信不會引起那麼大的社會反響。」

徐舫強調,中國社會對女性高層施加的壓力太大了,基本上沒有人能做到面面俱到。「等於說你要全能,家庭要做的好,對待你的員工還要像慈母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等於說是針對性別的懲罰,工作做得好,你要像一個男的,對員工又要像一個女的,對公眾還要顧及publicity(公共宣傳)的形象,」她說。

中國企業高層有多少個「璩靜」?

璩靜在外交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曾任新華社記者和華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副總裁。她在就短視頻爭議致歉後不到一天即從百度公關副總裁職位離職。

璩靜在道歉聲明中說,自己沒有事先徵求公司意見,「使外部對公司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產生誤解」。事件發生後,百度創辦人李彥宏在一場表揚百度員工的活動上說,「你們才代表真實的百度」。璩靜和百度切割,就像這只是一起特殊案例。

李強認為璩靜的話本身沒有錯,因為這就是中國真正的企業文化。老闆就算表面上關心員工,實際上也不會為他們帶來經濟上的好處。即便對員工好一點,也會要求員工以工作來回報,只是中國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只要是在私企,情況都是如此現實。老闆需要有人幫他賺錢盈利,越是幫他白幹活,越有可能在升職加薪時被考慮,這種做法具有威脅性,但在中國已經成為潛規則,甚至正常的規則。

李強說:「我覺得中國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中國有掩耳盜鈴的故事,明明發生了,但是裝作沒有看到。中國的民眾都知道這是現實環境,但不願意去真正面對它。中國實際上就是這麼殘酷的競爭,但是要去面對它還是很痛苦的。所以璩靜說這樣的話是得罪了中國大多數人。」

李強認為說出「大實話」的璩靜被全網公審,實際上對她是不公平的。「我覺得她也是中國這種制度的受害者,因為雖然中國政府或者很多人都不認可,但是實際上中國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這樣,無非現在有個人過來說這是真實的情況,你們大家要接受,然後她就被大家攻擊,這對她是不公平的,」他說。

徐舫認為璩靜從百度副總裁位置離職,不代表這樣的情況獲得解決,相反地,在中國還有更多「璩靜」,這是公司制度乃至企業文化的問題。

她說:「公司為了面子,覺得她代表一個有毒的職場環境,她就作為替罪羊被開除了,但她的離職並不意味着她這個層級的經理人會馬上改變他們和員工交流的方式,它只是一個非常快的創可貼的辦法。這個人對員工不好,那我們把她踢掉就好了,我們這個公司又是對員工很好的一個公司。」

徐舫認為璩靜實際上沒有違反公司規定,如果公司有明文規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那也輪不到放上社交媒體後被批判。

「我第一反應覺得這個女主她自己真地是很苦,我猜測她感到被背叛。因為她對這些員工的要求肯定沒有破壞人事的政策,而且肯定在她的這個級別上,大家都在這樣做。我覺得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犧牲品,」徐舫說。

「有毒」是中國特色的職場文化嗎?

2019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讚揚中國企業的「996文化」,意思是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周工作6天。他說,能夠「996」是一種修來的福報。

中國的勞動法規定標準工作制為每天8小時,一周不超過44小時,超過的時段都需支付加班費。中共當局已經表示反對「996」,稱這種工作制度是非法的。但5年後,情況似乎沒有改善。

李強說,現在中國「996」比5年前更嚴重,甚至進階到一天工作10小時,一周工作7天。但就科技業而言,西方國家加班情況也不少見。差別在於海外沒有中國那麼殘酷的競爭環境,並且有許多相關法律保護,收入分配上也更合理。

他說:「中國參與國際化的競爭就是依靠人力,而且中國政府也是依靠這樣的人力來發展,不管是私營企業也好,包括中國政府也好,我覺得中國政府從來就沒想過要禁止這些東西。它只不過說,你說出來了殘忍的一面的話,中國政府它還表示反對。你可以做,但是你不能說。」

特斯拉(Tesla)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沒有人能靠每周工作40小時改變世界」,他還稱讚中國工人願意加班到凌晨三點,美國人可不樂意。

李強認為美國和中國高科技行業對員工加班的要求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在美國,老闆不會也不能干預員工的私生活,下班時間員工不必回應工作事務。美國很重視將工作和生活區分開來,也沒有強烈加班的文化,否則老闆自己可能馬上被解僱。此外,中國缺乏監督機構,最多就是一個官方工會,勞工很難像美國一樣組織活動發聲。美國在考勤上有細緻分工,並非由一個人來決定,不存在像璩靜所說的,因為一次不加班就失去升職的機會。

「中國實際上是鼓勵這樣的行為,因為老闆他們也是這樣過來的,他就非得要求和覺得他的員工也應該這樣做,」他說。

徐舫表示她可以理解璩靜的無奈,璩靜自己要帶領一個團隊,頂着巨大壓力,員工還不爭氣,將個人生活情緒帶入工作。璩靜的作風不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現象,在美國研究生院也能看到這種高度工作狂,對員工非常不好的老闆。

但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被討論,甚至如果有人提起,還會被認為不是一個好的團隊成員。美國的員工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企業風格入職,但對中國的員工來說,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所有企業風氣都是一樣的。

徐舫認為對初創企業來說,「996」是可以理解的,三五個人拼了命地把一個東西做出來。但在企業上市成功、規模做大以後,「996」不是一個永續的模式。馬雲五年前提出「996」,不見有人說這是侵害人權或發起對阿里巴巴的抵制,政府和勞動局也沒有任何制裁。五年後,員工自然面臨來自大環境的更大壓力。

「璩靜的這個案例,往好的方面想,是希望能夠推動職場文化的一個變化,但是我一點都不樂觀會發生這樣的改變,因為整個社會非常卷,然後經濟又不是那麼好,那就更加卷了,回報越來越少,邊際率越來越低。」她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9/205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