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唐靖遠:台灣立院大亂 與習密令有關?

作者:

今日焦點:習近平突熊抱普京耳邊密語,說了什麼?台灣立院打架大亂,與習密令有關?一條燃氣管道如何攪動中俄軸心?

習近平突熊抱普京耳邊密語

昨天晚上,習近平和普京在正式會談結束後,兩人只帶翻譯在中南海漫步,密談了很多內容,然後在入夜之後,習近平親自送普京上車,在握手告別之際,在鏡頭前一向很含蓄、很刻意繃着自己「世界領袖」人設的習近平,突然主動張開雙臂要與普京擁抱。這個突如其來的熱情動作讓普京都頓感錯愕,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楞了足足3秒鐘,才回應了習近平這個讓所有人都看傻了眼的擁抱。

這個畫面現在已經成為社交媒體英文圈最火的視頻之一,所有人都在猜測,習近平和普京究竟密談了什麼?為什麼習近平要在鏡頭前毫不掩飾的秀一把他對普京的熱情?這個動作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信號?

今天,台灣立法院爆發激烈肢體衝突,多名立委送院就醫,相關畫面已經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成為今天最火爆的新聞。這場衝突究竟是怎麼來的?它是否和習近平數月前下達的一條內部密令有關係呢?

習近平夜遊中南海並熊抱普京的罕見畫面,是包括央視和路透社在內的各大媒體公開發布的,但路透社和法新社視頻都附加了說明,畫面是由俄方提供。習普熊抱期間可以看到兩人有耳語交談,但俄羅斯源頭給出的視頻中,刪除了所有的背景聲音。據媒體觀察發現,在普京訪問中國所有視頻中,只有這段視頻進行了靜音處理。而在央視的版本中,也全程用音樂和旁白覆蓋了原聲。

這很難不讓人想起去年的2月21號,當時是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結束習普會談後,普京也是將習近平送到大廳門口,然後習近平在握手道別的時候被攝影記者捕捉到兩人道別的話語,習近平躊躇滿志地說:「這也是百年變局之一部分,我們共同來推動。」普京當時回應說:「我同意。」然後雙方才互道保重告別上車。

這個對話在當時一度成為國際社會大新聞,因為所有人都看到了習近平要聯合普京共同顛覆國際秩序的野心已經難以遏制。這一次,中俄顯然都吸取了教訓,反過來也說明這次習普兩人的耳語恐怕又說了什麼不適合公開的內容。

回到我們剛才的問題,這說明了什麼?

一條燃氣管道如何攪動中俄軸心?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重要的背景。就在今天,普京還在哈爾濱繼續訪問,俄方就迫不及待的出面放風說,中俄已經就連接兩國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基本達成一致,並將「在不久的將來」簽署合同。

放風的人是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他是此次普京訪華代表團負責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的主管官員。他在昨晚對外表示,俄方準備近期完成對鋪設這條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審查和簽字」。

這條「西2號」天然氣管道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設計了,一直反覆折騰到現在才終於靴子落地,原因就在於,這條管道對中俄雙方來說都利害相關,拖延至今最大的原因是中共遲遲不願簽字。為什麼呢?

這條「西2號」管道全長3550公里、其中有950公里穿越蒙古國領土(圖二)。十多年來,這條管道一直被普京視為中俄關係的優先事項,但中方一直猶豫不決。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大幅限制了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使得迫切需要戰爭資金的普京希望「堤外損失堤內補」,加快上馬這根管線。因為按照設計標準,「西2號」管道一旦建成,每年將從俄羅斯經蒙古向中國輸送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此前被炸毀的北溪1號管道輸氣量相當。

中共為什麼一直拖延不決呢?說白了就是兩大因素:1.中共不願在天然氣這個重大的能源問題上過度依賴單一來源。因為中俄之間已有一條被稱為「西伯利亞力量1號」的輸氣管道。該管道從2019年開始供氣,明年就將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滿負荷運營能力。此外,中共還與土庫曼斯坦和卡塔爾都簽訂有天然氣合作大單,對這條「西2號」管道並無迫切需求,當然不想被普京掐住一根軟肋。

2.俄方提出的設計方案是管道要借道蒙古國進入中國,既有降低成本的經濟考量,更有拉攏蒙古的政治考量。但中共和蒙古關係一直不好,尤其蒙古近年大力發展和美日關係,在稀土資源上和美國合作,破了中共的用稀土拿捏西方的局,中共當然非常的不爽,認為管道經過蒙古可能存在被拿捏的風險。一項投資巨大的工程可能被兩個潛在的對手掐住軟肋,這當然是中共顧慮的。也就是說,起碼在現階段而言,這條管道對中共是政治意義大於安全和經濟意義。但非常耐人尋味的是,俄方始終都堅持要採用這個借道蒙古的方案。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可能都看明白了,「西2號」管道久拖不決的真正原因,就是中俄互不信任,都想留一手,使得這條管道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能源貿易範疇,成為中俄之間地緣政治博弈的一個晴雨表。

我們把話題說回來,這次普京訪華終於靴子落地敲定了「西2號」項目,而且方案不變從蒙古借道進入中國,說明了什麼?說明習近平做出了重大讓步。也許普京在燃氣價格上或其它方面有所優惠,但習近平寧願犧牲重大的地緣政治利益也要敲定這條管道給普京送上資金及時雨,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習近平認為他換來了更值得的東西或承諾。

而就我個人的猜測,我覺得除了和台灣相關的重大利益,我想不出其它還有什麼普京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交換。他要借這條管道捆綁普京大幹一票。

也就是說,為了對付台灣,習近平出賣了重大國家利益。從這個角度看,習近平熊抱普京被網友諷刺為「父子相擁」,的確有幾分道理。

當然,對這個中俄關係的晴雨表工程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路透社報導說,中方過去出於幫助俄羅斯的考慮,總是先將項目所需全部資金預支給俄羅斯,以便支付管道鋪設的費用。但這次,中方不願意繼續這樣做了,反而要求俄羅斯先墊付這筆錢,同時要求俄方進一步壓低天然氣價格。這引起普京的不滿,但人在屋檐下,只能低頭同意。

也就是說,習近平乘人之危拿捏了普京一把,普京忍氣吞聲當了一把小弟,但心裏可能默默記下了這筆賬。

這種說法也是說的通的,只是我個人更傾向於前一種可能,因為台灣問題對習近平來說分量太重了,他為了吞併台灣完全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當然,我們可以繼續做個民調,凡是認為習近平讓步普京孝敬俄爹的朋友,請回複數字1,凡是認為習近平敲詐了普京乘人之危的朋友,請回複數字2。

台灣立院打架大亂與習密令有關?

既然說到了台灣,我們就說說今天登上各大媒體頭條的台灣立法院嚴重肢體衝突事件。

今天,台灣立法院針對在野藍白陣營(即國民黨和民眾黨)所提的五項立法院改革法案進行三讀表決程序。執政的民進黨對相關法案都持有異議,但藍白兩黨立委因為佔據人數優勢,提早兩天徹夜輪班守住議會大門,朝野雙方立委當天一早為了搶奪提案順序,在門口發生嚴重推擠,最終爆發嚴重肢體衝突,戰場蔓延至立法院主席台,導致多人受傷入院,場面異常火爆。

到目前為止,根據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的說明,在這次衝突中有4位民進黨立法委員和1位國民黨立委受傷送醫。其中邱志偉和沈伯洋輕微腦震盪、鍾佳濱肋骨挫傷,民進黨團書記長莊瑞雄激動之下現場引發心絞痛;此外,還有郭國文被推下主席台後送醫台大急診,被確診尾椎骨折。

而更為嚴重的是,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居然被拍到在現場拿出布條,試圖勒住民進黨立委王美惠的脖子,引發媒體大嘩。

而國民黨這邊也投訴該黨女立委陳菁徽遭民進黨男立委鍾佳濱抱摔撲倒在地,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聲稱自己遭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掌擊面部。郭國文隨後還搶走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的議事本。

現在大眾關注的焦點,都在立法院主席台上的多人混戰場面。中共黨媒高興得都快抽風了,大肆渲染台灣民主如何混亂,立法委員們如何粗野不文明。但很多朋友都沒有關注真正的重點:為什麼有關立法院改革的法案會引爆如此激烈的衝突?而且這幾項法案的表決時間剛好就在賴清德宣誓就職的3天前?

立法院一番混戰大亂,看得無數網友一頭霧水,不知道究竟原因為何。今天,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出面解釋了爆發爭執的原因。苗博雅說,自己雖也不贊成立院出現暴力,但如果不進行抗爭就要讓兩項還有爭議的法案通過,她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所以她說,「打架絕對是爛方法。但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那就只能忍受這個爛方法了。」

什麼樣的法案引爆了如此激烈的衝突呢?第一部法案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提出的大型交通基建法案,主要內容是要打通台灣中央山脈,修建環島高鐵,並且要在10年內完工。

這個法案的爭議焦點在於,項目總投資估算高達兩萬億新台幣,如此重大的投資項目,沒有做可行性評估,也沒有進行環境評估,尚未經過委員會審議,討論過程僅花了11分鐘,藍白兩黨就憑藉人數優勢直接交付二讀。如果沒有爆發打架事件,這充滿巨大風險的兩萬億可能就這麼投下去了,結果會是什麼誰都不知道。

第二部法案是國會改革法案。根據苗博雅的說法,藍白兩黨先後提出了二十多個國會改革的版本,未經委員會逐條討論審查,就要憑藉人數優勢「全案打包」送協商。而綠營的國會改革版本因為席位劣勢,被卡在委員會。

而引爆衝突的根由,是藍白兩黨臨時弄了一個國會改革法案新版本,要直接二三讀通過。但非常離譜的是,新版法案內容沒有發給每一個立委,也沒有在網站公告讓全民了解。也就是說,新版法案到底有什麼內容,只有藍白兩黨寫法案的人自己知道,其他人誰都不清楚。到底是改革還是擴權?沒人知道。

然後苗博雅公開提出了一個靈魂拷問:現在去問支持藍白版本的人「你們要通過的版本內容是什麼?立法院官網現在能下載到定稿版本嗎?」然後苗博雅說保證他們也講不出來。

說實話,我不太了解台灣內政的很多細節,難以對法案本身的內容去評論什麼。但如果苗博雅所言為真,我只有一個感受:很意外,但又不意外。為什麼這麼說?

說意外,是因為雖然我們可以不了解法案具體內容細節,但起碼都知道一個常識,任何重大的基建項目要上馬,全面的評估和嚴格的質詢是最基本的程序。這種大項目沒有後悔藥可吃,一旦決策錯誤,其災難性後果往往都是不可修復的。就像中國大陸的長江三峽工程一樣,誰都看到其惡果之嚴重,也誰都知道即便現在炸掉大壩,傷害和損失也已經不可挽回。

至於國會改革法案,這是涉及到三權分立原則的重要法案,無論合理與否,所有法案內容在立法院進行公示、甚至對全民公示都是必須的,這已經是一個常識。民主的本質是確保決策的權力公開透明並受到制衡,而不是憑藉席位多數的優勢搞變相的暗箱操作。韓國瑜剛剛坐上立法院長的位置,就引發如此重大衝突,這背後恐怕不是心血來潮可以解釋的。

我說不意外,是因為在台灣今年大選結束後,就有體制內人士通過海外媒體爆料,指習近平對王滬寧和國台辦主任宋濤下達指示,要求他們抓住韓國瑜和傅崐萁在台灣立法院的任命時機,有效展開一次對台統戰的戰略性攻勢,佔領台灣立法院的制高點,藉此在台灣政權結構內部撕開突破口,為完成統一大業創造有利條件。

隨後宋濤迅速在1月27號向習近平和王滬寧提交了一份題為《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的報告,羅列了4條對台統戰分化瓦解的措施:

1.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敦促韓國瑜、傅崐萁,用查弊案、反貪腐的名義,追查台灣潛艇國造案的問題,以此打擊台灣國防自主戰略。

2.與韓國瑜和國民黨展開多層次互動,將「九二共識」塑造為台灣社會主導性的思潮;

3.這一點尤其重要,大家注意聽。要以各種途徑敦促韓國瑜等運用議會改革的名義,提出立法院的調查權、總統的質詢權、反台獨法等法案。即使法案難以通過,也要藉此製造立法院的混亂甚至停擺,有效打擊民進黨行政當局的執政效率。

4.利用韓國瑜入主台灣民主基金會的機會,力爭邀請世界各地支持統一的華人、華僑訪台,形成全球性反獨促統的新高潮。

這份文件,現在已經下發到中共各省市自治區的統戰部、政協和地方國台辦的主管領導一級。這個消息,是在今年2月初曝光的,現在我們回頭過去看看,不知各位朋友都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歡迎朋友們留言寫下您的看法。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遠見快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8/205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