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對華全面太陽能封鎖 追加各種關稅炸彈

與中國打「貿易戰」並採取廣泛上調關稅措施的美國,16日公佈了對中國產太陽能產品加征關稅的方案。這是決定大幅提高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及太陽能電池的關稅兩天後出台的對華追加強硬措施。即,美國政府認為中國產低價產品泛濫讓本國太陽能生態系統面臨風險,為了實際上封鎖中國太陽能產品的進口,美國政府打響了正面戰爭。還有分析認為,這是為了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選舉的主要搖擺州獲得更多藍領選民的「選票」,正在提高對中國的施壓力度。

白宮當天宣佈,作為減少中國產太陽能面板進口的措施,將結束對進口到美國的全世界的雙面發電光伏板(面板兩面可生產電力)的關稅豁免(緩徵)。這意味着將取消以生產環保能源必不可少為由一直沒有徵收關稅的特惠。廢除免稅還適用於被指責為中國太陽能產品「迂迴路線」的從東南亞四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出口的面板。拜登政府高層官員前一天在面向部分媒體的事前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太陽能面板生產過剩,不僅會削弱美國,其削弱全球太陽能供應鏈體系的風險也很大。需要採取措施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美國對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徵收14.25%的關稅,但對大型電力業務常用的雙面型面板一直免除關稅。2018年對太陽能面板徵收30%的關稅(之後分階段下調),在雙面型面板享受免稅時,雙面型面板的佔有率還很低,問題不大。但最近用於大型電力項目的雙面型面板需求劇增,進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面板的98%是雙面型面板,情況發生了變化。特別是中國產低價雙面型面板對全球供給過剩,導致價格暴跌,讓美國企業失去了競爭力。白宮表示廢除免稅的宗旨是:「為了不讓美國市場過飽和,將密切監測進口的趨勢,對不公平的做法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美國同時還決定,作為14日上調中國產太陽能電池關稅(25→50%)的後續措施,6月6日將結束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四國向美國出口的太陽能設備的關稅緩徵。太陽能設備的核心部件模塊(連接多個電池輸出電力的裝置)有約75%是從這些國家進口的,大部分來自迂迴出口的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雖然接連有人指出應該切斷中國的「關稅迂迴路線」,但拜登政府認為2022年6月擴大環保太陽能產業是首要任務,決定將對低價東南亞產太陽能模塊徵收的關稅再推遲兩年。拜登政府高級官員15日在事前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過去兩年,美國太陽能設備製造和供應體系急劇增長。」不會延長下月期滿的緩徵措施。

▲ 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韓華Qcells卡特斯維爾工廠的全景

白宮還宣佈,為應對關稅緩徵結束,防止提前「囤積」進口低價中國產太陽能設備,要求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在180天內義務進行安裝。白宮表示:「當局將逐一確認和管控面板是否得到了安裝。」

距離大選還有6個月,美國政府連日出台拜登主導的高強度對華限制政策。白宮在新聞稿中說:「拜登總統相信,如果公平競爭,美國的工人和製造商可以與任何人競爭。(通過加征關稅措施)可以使美國強大,保護美國的工人。」報道資料中到處都加入了「保護勞動者」「加強產業力量」等措辭,強調此次對策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工作崗位。

當天,白宮在宣佈對華徵收關稅的同時,還宣佈對在美國生產太陽能的企業給予10%的額外納稅減免優惠。有分析認為,這對決定在美國市場大規模投資的韓華Qcells等韓國企業是利好因素。今年2月,韓華Qcells和在美國設有工廠的7家太陽能企業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出:「(中國產)雙面型面板的進口劇增,導致市場條件走向負面。」請願廢除對雙面型發電光伏板的關稅豁免。

隨着中國宣佈將以報復性關稅及進出口限制應對來自美國的連鎖關稅徵收,始於前任唐納德·川普政府時期的「貿易戰」很可能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14日公佈了廣泛的對華關稅徵收方案,將中國產電動汽車的關稅提高到原來的25%的四倍,即100%。對中國產較多的傳統(老款)半導體及太陽能電池的關稅將從25%上調至50%。拜登政府接連宣佈高額關稅,中國對此表示了反對,稱「這是美國的鎮壓和霸道」,要求「立即取消加征的關稅」。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朝鮮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8/20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