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我爸是貧農

作者:

我爺爺是地主,我伯父是地主,我叔叔是地主,可我爸爸是貧農,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爺爺的爺爺家在遼寧開源,11歲那年冬天,去水井擔水,腳下一滑,把(木)水桶摔壞了。他早就領教了他爸爸的大脾氣,嚇得離家出走,到了遼寧清原,後被一個做烏拉鞋的人收了,學得一手好手藝。做烏拉鞋的人只有一女,與我爺爺的爺爺日久生情。做烏拉鞋的病危時,把家和女兒託付給了我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和他的後輩們努力工作,掙了錢就買房子買地,到我爺爺那一輩,已經有600多畝地,34間房子了。後來分家,爺爺分得幾間房子,幾十畝地。爺爺有三個兒子,次子就是我爸。

爺爺是個生意人,他的土地,有的租給不相干的人耕種,有的借給熟人好友耕種。生意人講人緣,任跟誰都是客客氣氣的,所以無論租借,都不是太認真。有的租地人或借地人,幾年也不給一點錢糧,說是收成不好。電影裏收租用大車,我父親和我伯伯出去收租等於要飯。趕上家裏沒吃的了,他們哥倆就拿個瓢管人家要,得說小話求人家。

土改時,我爺爺就成了地主。爺爺一生一直在勞動,按土改的另一個政策,爺爺是手工業者。當時我伯伯、叔叔20多歲,都是成人了,一直與爺爺在一起生活,也是地主。我爸呢,11歲就去跟別人當學徒,土改時屬於身無分文為人打工的無產者,成了貧農。

到了我們這一輩,要入團,入伍,入黨,一外調,爺爺是地主,伯父是地主,叔叔是地主,儘管爸爸是貧農,可是社會關係有問題,那就別入伍入團入黨了。

(選自《黑五類憶舊》第十二期,2011-04-01)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黑五類憶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5/205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