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加快專項立法進程 能否提振民營經濟?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工作,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信心。中國兩會即將召開,專項立法能否奏效?有分析指出,政策"朝令夕改"無法挽回喪失的信心。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本周三(2月21日)報道,中國司法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啟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以提振民營經濟信心,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法制保障。

報道還指,司法部、發改委、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的相關立法座談會傳達了明確信息,本次立法工作旨在「聚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適用生產要素、公平執法公正司法、中小企業賬款拖欠治理等民營企業核心關切,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執行的一致性、穩定性,進一步提振信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推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然而,在中國即將召開兩會之前,加快相關專項立法,真的能挽回民營企業的信心嗎?

旅美經濟學者夏業良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國民營經濟遭到政策的長期打壓,通過專項立法來補救政策的缺陷並不能挽回民營經濟的信心。

他說:「我不認為這是誠心誠意的,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打壓民營經濟幾年之後,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它(中國)已經看到目前的經濟形勢非常糟糕,知道自己之前做過頭了、做錯了,但沒有辦法回到從前了。」

夏業良進一步分析說,不僅是本國民營企業家對政策的連貫性沒有信心,外國投資者也對中國市場失去了信任。他提到,中國頭部教培機構新東方在遭受政策打壓後,經歷了沉痛的轉型。但近期中共當局又再次進行政策轉向,從打壓變成扶持教培行業。

他說:「沒有基本的法制保障,所以誰都不敢繼續投資和經營。這種朝三暮四、顛倒黑白、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讓大家對中國的政府及法制環境沒有任何信任可言。」

本台曾報道,隨着中國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民營經濟在遭到長期打壓後,再被當局視為是刺激經濟復甦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中共當局近期亦推出一系列鼓勵措施,包括去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八部門推出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二十五條具體舉措等。

但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對民營企業家而言,並不需要通過專項立法來獲得保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關鍵在於落實各項基本法律,變人治為真正的法治。

「最重要的法就是普通法,比如說私人財產不可侵犯。民營企業家為什麼沒有信心?我幹完了最後被你搶走了,或者我幹完了被周圍的人偷走了,我知識產權不受保護,我還能有信心嗎?」他說:「中國的企業家根本用不着搞這法那法,好好把現有法律落實到實處,把政府無限膨脹的權力關回籠子裏,這些企業家就阿彌陀佛了。」

記者:經緯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22/202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