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財新屢觸逆鱗,中宣部下一步值得觀察

作者:

財新頻頻碰觸中宣部最敏感的神經,新年之際,一篇數算逝者的文章《2023終有一別》遭到刪除,因為數算2023年過世的中外人物,第一張黑白照片是突然去年的前總理李克強

李克強之死本來就引起全社會包括國際社會的關注,特別是李克強的死因遭到多方質疑,讓強權體制內流露出少許的恐慌和不安,甚至中共高層內部也有人極為不滿,中宣部最害怕這件事繼續發酵衝擊一尊的絕對領導地位,通過嚴控輿論隨着時間慢慢淡去,沒想到財新又在新年之際重提舊事,自然不能容忍,對財新周刊和胡舒立頻頻碰觸宣傳禁區,中宣部會揮舞什麼大棒,值得觀察。

此前財新幾篇重要文章都被野蠻刪除。12月25日,《財新周刊》發表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引用鄧小平的言論稱,「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

文章同時引用習近平的原話稱,「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克強遺體火化後的第4天(11月6日),《財新周刊》發表社論「改革亟須新突破」,不點名地引用李克強的一句「名言」——「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批評「一些官員」對改革開放陽奉陰違,對市場干預過多等,並直言如今「民間觀感與當年預期之間存在溫差」。

《2023終有一別》第一張大照片就是李克強的黑白照片,讓許多人聯想到「含冤而歿,抱屈而終,時代之悲哀!」最後還把江平、高耀潔朱令等人的照片放在一起,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江平一生追求公平公正的法治,然而到死都沒有在高耀潔和朱令身上得以體現,高耀潔九十高齡客死異鄉,朱令年僅五十含冤而死,謀害她的人直今還逍遙法外。

胡舒立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X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102/199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