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非虛構故事:你們抵制聖誕節、求老天爺去震日本,然後呢?

要我說,與其祈禱老天爺將地震轉移到日本去,不如學習日本的防震抗震技術。要知道,2022年3月16日,日本發生7.4級地震,僅僅造成3人死亡。

一個多月前,在萬聖節期間,上海年輕人用他們的熱情和創意,狠狠地狂歡了一把,結果被罵上熱搜。

被罵的點很熟悉,無非就是意識形態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諸如「不愛國」「崇洋媚外」「殖民文化」「西方文化滲透」「民族自卑症」等等老掉牙的調調。

當時我就在為接下來的聖誕節擔心,作為西方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到那時聖誕節肯定少不了一波抵制的聲音。

果然,被我猜中了(其實不用猜,每年都是那些戲碼)。

發出這份倡議書的是雲南的一個商場,他提議商戶不過聖誕節。

有網友看到署名了深圳市蓮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為發生在深圳,其實不是。只是那個雲南某地的商場是交由深圳蓮花物業管理。

看着這份倡議書,他寫得越是冠冕堂皇,我越覺荒誕與悲哀。他一方面說,堅持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邊抵制西方傳統節日。如果堅持自己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抵制別國文化的基礎上,這不恰恰說明文化不自信嗎?

用不自信的方式來倡議文化自信,這不就是「低級紅,高級黑」嗎?網友說:「打印出這張通知所用的都是西方技術,建議換宣紙磨墨重寫一張。」還有人指出,2024是西曆,是源自於西方的紀年方法,「擁抱2024」是何居心?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中國農曆新年了,屆時各大媒體就要紛紛報道世界各國慶祝中國新年,到時候他們又將是另一個嘴臉吧。

說實話,我寧願相信他是在刷存在,而不是在嚴肅地倡議大家熱愛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太掉價了。

這種現象早幾年前就開始了。2020年江蘇省興化中學就在校園內大張旗鼓地貼出倡議書,號召全校師生不過平安夜、聖誕節,以此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我看了一下當時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有人說,「難以想像這是2020年的言論」。

三年之後,不知道這位網友再次看到這樣的言論作何感想?也許習慣了,也許麻木了。

我覺得,發出這樣倡議的人,大概率心理都有些變態,見不得別人好,像是患上了一種「看到別人開心就渾身難受的病」。每次人們在開開心心地借着萬聖節、狂歡節、愚人節、聖誕節happy一下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跳出來掃興:抵制XXX,還打着維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旗號,進行道德綁架。

比如,2020感恩節,哈工大宿管阿姨好心給大學生分發巧克力,結果卻遭到一個學生幹部的威脅舉報,被告知「學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

這樣的行為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聖誕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給我的印象就是跟迪士尼、米老鼠、白雪公主一樣的西方符號,是一種很美好的事物,我相信一個有正常審美能力與文明感知力的人不會覺得那些具有什麼侵略性。

在一兩個星期前,我女兒就開始期待聖誕節,一直問我還有幾天到聖誕節。看到這個由聖誕樹、音樂、賀卡、糖果等元素構成的美好節日總被部分國人抵制,挺難過的。還好小孩子不知道成人世界那些爛七八糟的事情。

狹隘是仇恨的根源。

與抵制洋節這種狹隘相比,最近中國網友祈禱地震轉移到日本的言論更令人膽寒。

昨日,甘肅發生6.2級地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很多國家紛紛表示哀悼,其中就有日本駐華大使館。

結果,該條微博下面的評論令人大為震驚,很難相信這是正常人類說出來的話。

上面這樣的言論除了給祖國招黑,暴露自己的素質,我想不到有任何用處。實際上,不用他們祈禱地震也經常光顧日本,何必多此一舉。

今年8月份,當時媒體就報道了日本三天發生5次地震,評論區也是一片幸災樂禍之聲。

看看下面日本的地震記錄,老天爺不負你們期待,給小日子這麼多地震。如果每一次都報道足夠你們每一天都有幸災樂禍的料。你們還想老天爺怎麼樣?

要我說,與其祈禱老天爺將地震轉移到日本去,不如學習日本的防震抗震技術。要知道,2022年3月16日,日本發生7.4級地震,僅僅造成3人死亡。

這幾天,天氣異常寒冷,希望災區人民安好。

為災區祈禱,我相信,沒有一個聖誕節不可逾越。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非虛構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25/199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