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俄烏最新:俄致命弱點越來越明顯

1

2023年11月3日,俄烏戰爭進入第618天。

總體而言,過去24小時儘管戰鬥依然十分激烈,但戰線變化並不大,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根據最新消息,俄羅斯軍隊正在阿夫迪夫卡附近重新集結,很可能準備在那裏發動新一輪由步兵主導的進攻。

從10月9日開始的俄羅斯鋼鐵洪流在遭遇大量的裝備損失之後(超過230輛各類戰車),很可能要斷流了。

事實再次證明,俄羅斯最可以仰仗的,還是相對豐富的人礦。

根據烏總參的統計,截止目前,俄軍共計減員已經到達了303279人(根據我的估計,烏軍陣亡人數應該在7萬上下)。

此外,根據開源網站通過對俄羅斯的公開數據的統計,陣亡的俄軍軍官人數達到了3070。

但是,儘管傷亡十分慘重,自從9月以來,俄軍仍然先後在庫皮揚斯克-萊曼,阿夫迪夫卡等方向發起了大規模進攻,與此同時,還在巴赫穆特等方向源源不斷地不斷增兵,看起來似乎擁有無窮無盡的人力資源。

事實似乎果真如此呢?

誠然,像俄羅斯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擁有強大的動員資源,在與烏克蘭這樣的人口僅4千萬的國家對抗時,確實具有總量優勢,但極高的交換比,完全足以抹平甚至扭轉這種優勢。

去年秋天,俄羅斯進行了所謂的部分動員,徵召了30萬人。按照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說法,當時俄羅斯軍隊只損失了6000人,而根據烏克蘭總參謀部的說法,大約已有5萬俄軍傷亡,因此才進行了這次動員。

顯然,如果俄軍的只損失6千人,根本就不必徵召30萬人。我們有理由相信,烏克蘭方面提供的數據更接近於實際情況。

此後,大約從12月開始,俄羅斯平均每月動員2萬-2.5萬人。也就是說,俄羅斯從去年9月到今年9月的總動員人數達到了50至55萬人。(這一數據還不包括俄羅斯在被佔領區的強行徵召,以及瓦格納等各個獨立僱傭兵組織)。

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規模的動員並不足以彌補俄羅斯20個月的兵力損失。一個證據就是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婦女在網上呼籲,懇求普京將她們的丈夫、兒子和兄弟從烏克蘭帶回來,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一年沒有輪換了。這顯然不是兵力充沛的表現。

有分析稱,如果要完全滿足輪換需求,那麼俄羅斯每月的動員人數應該是4到5萬人。但這至少在2024年選舉結束之前是不可能的,否則,你懂的。

因此,如果烏軍每個月能夠消滅兩萬多入侵者,就有可能榨乾俄軍的防禦潛力。而這個月度殲敵目標並非是遙不可及的。

2023年1、2、3月,巴赫穆特出現了「絞肉機」現象,烏軍單月殲敵數字都超過了2萬。6月烏軍反攻開始後,俄羅斯軍隊的損失也超過了2萬人,隨後俄羅斯佔領軍急忙從其他戰區調集軍隊增援到扎波羅熱地區,俄羅斯軍隊可能無法彌補人力資源的短缺,而後備力量的枯竭對他們的戰斗方法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如果繼續這種狀態,俄羅斯軍隊在各個熱點戰區頻繁使用的靠數量取勝的戰略就會難以為繼

換句話說,俄羅斯軍隊的數量和動員潛力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的優勢,但它卻越來越可能成為其致命的弱點。

2

再來看看其它消息。

由總參謀長卡雷爾·雷卡中將率領的捷克代表團訪問了烏克蘭。

捷克過往的表現一直不錯,不知道這回送啥禮了。

以色列國防軍的 Ritsuf排雷系統,效率十分之高,看得烏軍好眼紅。

從最近這幾天的戰鬥來看,以軍的裝備比烏克蘭高出不止一個檔次。空軍、防空系統、裝甲車都要強很多。估計打完這一戰後,幡然醒悟的以色列會支援烏克蘭一些好武器。

塞浦路斯成為第30個加入七國集團關於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宣言的國家。

歐洲投資銀行將為烏克蘭基礎設施恢復撥款4.5億歐元。

德國向烏克蘭提供了一項新的軍事援助計劃,包括裝甲車、無人機、坦克和冬裝等基本物資。

美國為烏克蘭準備了新的4.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這項計劃將包括價值3億美元的激光制導彈藥,以對抗俄羅斯的無人機。

由於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對西方的干擾,最近唱衰烏克蘭的聲音不小。但我認為恰恰相反,中東的亂局最終很可能成為俄烏之戰的一個轉折點,使勝利的天平更加向烏克蘭傾斜。

毋庸諱言,這場仗打這麼艱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方在軍援上過於審慎和遲緩,但這一點可望得到糾正。

須知,西方的優勢從來都不是總能做出最優的決策,而是它強大的糾錯能力,也就是我在昨天的戰報中所說的文明的韌性。如今世界各地的亂局已經讓他們深刻意識到,不幫着烏克蘭儘快打贏這場戰爭,三戰可能真的要來了。

所以,我認為接下來,特別是在以色列搞定哈馬斯之後,越來越多的先進武器會送到烏克蘭手裏。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七天七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5/197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