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華府祭出對華投資限制令 英國、歐盟表態

英國考慮跟進美國限制對華科技投資的禁令

英國政府周四(8月10日)表示,正在考慮如何對美國總統拜登禁止對中國部分科技領域進行投資的決定作出回應,並表示英國仍會繼續評估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

拜登周三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流向中國的某些敏感技術領域,目的在於阻止美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幫助開發可能用於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技術。該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並要求美國投資者向財政部通報屬於受限類別的投資。

美國政府表示,這些措施旨在應對國家安全風險。中國周四對此舉表示嚴重關切。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政府發言人表示,這項行政命令在美國的做法上提供了重要的明確性,「英國將仔細考慮這些新措施,同時我們將繼續評估某些投資所帶來的潛在國家安全風險。」

在過去一段時間,倫敦一直試圖穩定與北京的關係,此前因香港國安法和中國涉嫌侵犯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人權等問題,兩國關係陷入動盪。

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在四月份定調了新的對中政策。他表示,英國將在保護自身免受中國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的同時,致力於如貿易、投資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

蘇納克和拜登六月在華盛頓發佈《大西洋宣言》,以加強兩國歷史上的安全聯盟關係,誓言深化先進技術、清潔能源和關鍵礦產等領域的經濟聯繫。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並不是英國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21年底,投資金額為107億英鎊(約136億美元),相較之下其在美國的投資金額為4614億英鎊(5887億美元),而英國對香港的投資金額為776億英鎊(990億美元)。

歐盟表態將認真分析美國限制對華敏感技術投資

拜登總統發佈行政命令,禁止在敏感技術領域對中國投資後,作為歐盟常設執行機構的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星期四(8月10日)表示,歐盟將對美國相關涉華禁令進行分析研究,並就此與美國保持密切溝通。

「我們注意到美國8月9日就對外投資發佈的行政命令。我們將仔細研究這項行政命令,」路透社引述歐盟委員會一位發言人的聲明說。

「我們與美國政府保持密切的溝通,並期待着在這個問題上繼續進行合作,」這位發言人在通過電郵發出的聲明中強調。

拜登總統星期三發佈一則已經醞釀兩年之久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等對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以及某些人工智能系統等三個領域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投資。

白宮表示,此舉是防止美國的資本和專業知識被用來加速發展可能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

拜登總統在寫給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袖的信中表示,他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中國等國家在「對軍事、情報、監視或網絡能力至關重要的敏感技術和產品方面的進展」所構成的威脅。

另據路透社的報道,德國經濟部一位發言人表示,德國注意到歐盟委員會要對美國行政命令進行研究的表態。

「我們將積極參與這一進程,」這位發言人對路透社說。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德國與俄羅斯經濟關係密切,而且在能源供應上對俄羅斯的依賴也非常嚴重。而俄軍發動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導致西方對俄羅斯的全面經濟制裁之後,德國為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曾經了很大的苦頭。

柏林從與莫斯科的關係中吸取了教訓,目前正在重新檢視德國與中國之間密切的經濟關係。柏林雖然不主張在經濟上與北京脫鈎,但正在努力在德中關係中「去風險」,降低對北京的經濟依賴,同時也在討論如何防止有風險的外國投資。

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毫無懸念地遭到北京的強烈不滿和譴責。北京聲稱,已經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政府一位資深官員表示,包括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內的美國官員事先已經與中方對口官員解釋過這是一項有關美國國家安全的行政命令。一位資深官員說,他幾周前才向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談過此事。

儘管這項行政命令的出台耗時近兩年,而且被國會共和黨人批評力度不夠,但此舉仍有可能給拜登政府正在尋求的美中外交交往解凍的努力帶來新的困難。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11/193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