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撞南牆要回頭?中共31道「金牌」有用嗎 【阿波羅網報道】

—習近平自我否定!中共31道「金牌」救經濟,被批作秀

作者: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周三(7月19日),中共發改委一天推出31條救民營經濟舉措。周四(7月20日),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兩項支持非國有企業的新政策將很快出台。

中國經濟已經火燒眉毛了,貌似中共當局也着急了,才想起來向民營企業求救。

不過牆內大數據專家蠻族勇士並不這樣認為。

他在推特發文表示,「從這些文件全都是八股文、套話和空頭表態來看,中央並不在乎中國經濟結果如何。中央只需作出一副「我還挺關注經濟」的姿態,就足夠了。」

「假裝關心一下經濟,給三四線城市的基本盤一個紙面上的交代,足夠了。基本盤總人口佔中國的七成以上,他們願意接受抑制,不鬧騰,中國就可以穩下去,比什麼都強。」

「至於真的搞改革?風險太大,搞不好就身死族滅,中共才沒有任何人有興趣搞這個。」

學者、獨立時評人蔡慎坤20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分析道,上述文件中仍強調黨對民營企業的領導,這是很荒謬的。這種前提下,出再多的政策,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

「這只是它們看到現在經濟下滑,非常慌張,只能發出這種意見,是臨時的舉措,並不是長遠的規劃,根本是不可能恢復企業家的信心,我覺得只會適得其反。」

他說,「導致今天中國經濟出現問題,罪魁禍首還是這個黨在不停地折騰中國、折騰中國的老百姓,也在折騰經濟。黨一旦退出去了,退出所有的經濟領域,讓市場能夠自由地發揮它本來的功能。我覺得經濟無論是高低起伏都是正常的。」

蔡慎坤認為,要搞活民營企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黨退出所有的經濟領域。它的手伸得越長,實際上對經濟的破壞力越大。現在這個黨它是無所不在,什麼東西都能管。經濟不好了,它一聲令下,經濟就上來了?

不少網友贊同老蠻的看法,認為這些政策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中共首要任務重點是政治安全,權力安全,這是頂層工作重中之重,其它都是花樣架式表演性質,百姓的煩惱他們體驗不到,拖,擺爛直至崩盤。」

「在共產黨的眼裏,中國人都是奴隸,根本沒有人權。所以,黨的一切都是為了維持其獨裁統治,它根本不在乎害死多少人。」

有網友認為,今非昔比,共產黨想考忽悠百姓,繼續統治中國,沒有那麼容易了。

「和四十年前的不一樣了,不好糊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讓現在的民眾三天不洗上澡都罵街,失業一段時間後儲蓄消耗光,活不下去能維持住嗎?」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習近平本身不懂經濟,身邊小人、溜須拍馬之人又多,如王滬寧之流,加上習信心膨脹,過於自負,不採納李克強等懂經濟官僚的意見,一意孤行,才釀成今天的苦果。

「國進民退」發展經濟的理念,是凡懂點經濟、真心發展經濟,為人民謀福利的都不會這樣做。

民營企業才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部分,才能在經濟全球化中,為中國掙得一席之地,才能為中國掙來外匯。央企和國企在中國經濟中的角色,和中共認識的恰恰相反,只能是中國經濟的配角,如果成了主角,中國經濟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楊旭指出,中國銀行、通訊、石油化工等這些大型國企、央企,每年的豐厚利潤、令人眼紅的股息分紅,要麼是靠壟斷,像工商銀行、中國移動和中國煙草等,要麼是靠中央補貼,象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國鐵路等,它們自身在全球市場是沒有競爭力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的民營經濟是這些央企和國企獲利的基礎。沒有中小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就沒有就業,就沒有老百姓鼓鼓的錢包,就沒有旺盛的需求。

沒有民營企業,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賣給誰?塑料、瀝青等等下游產品誰來買?

沒有民營企業,誰去銀行貸款?利息差從哪來?銀行利潤從哪來?

沒有民營企業,你的鐵路給誰運貨物?老百姓沒有就業,你的高鐵給誰坐?

沒有民企業,老百姓兜里沒錢,飯都吃不飽,誰還去抽煙?

習近平現在終於發現學毛臘肉搞」上山下鄉「,解決年輕人失業是根本不行的。「國進民退」,對中國經濟只能是死路一條。現在回頭來打私企的主意,真是治大國如烙餅。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1/193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