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警報!習正全方位積極備戰,動作又快又狠…

中共官媒新華社發佈的照片顯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火箭軍在大規模繞台軍演中進行遠程導彈實彈演習。(2022年8月4日)

為了在遠程打擊火力方面與中國公平競爭,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和艾奧瓦州聯邦共和黨參議員恩斯特(Joni Ernst)日前撰文,呼籲五角大樓制定一項抑制中國導彈優勢的戰略,制定操作環太平洋火力的規則,在整個太平洋區域部署可信的和可負擔的戰鬥力,削弱中國的主場優勢。

「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s of Fire)原指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長達40000公里的地質活躍地帶,圍繞太平洋呈馬蹄形延伸。加拉格爾和恩斯特表示,他們即將推出一項《2023年火力環法案》(Rings of Fire Act of2023),評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區打擊能力差距以及彌補這些差距的軍事需求。

「日本和菲律賓可以部署短程系統,而長程系統則可以部署在澳大利亞北部,太平洋島嶼和阿拉斯加,建立『火力環』,構成太平洋縱深防禦。」

據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13日報道,該法案將啟動國防部的政策審查,將包括在太平洋周圍部署導彈系統的潛在地點,和美國共同制定部署戰略的盟友名單,並且指定負責監督這一努力的具體指揮官。

「通過與主要盟友的協調,美國可以在整個印太地區開發和部署我們所需的導彈,迫使中國軍隊陷入困境,因此習近平在武力佔領台灣之前要三思而後行,」恩斯特說。

美中戰區導彈差距驚人,但可與盟友聯手包圍中國

加拉格爾和恩斯特在專欄文章中指出,根據五角大樓的報告,中國部署了超過1250枚地面發射的戰區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間),可以打擊印太地區的美國目標。

面對美國是否部署了相同射程的陸基戰區導彈的提問,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今年4月在國會作證時的回答是,「沒有。」對於美國是否正在開發該射程上限為3000至5000公里的導彈,阿奎利諾的答案還是「沒有」。

資料照-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在一次實彈演習中發射導彈。

負責監督核軍力的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於1月26日致信參眾兩院各自的軍事委員會稱,「中國擁有的陸基固定和移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器數量超過了美國。」

前美國海軍作戰部戰略分析員布賴恩·克拉克(美國之音黎堡拍攝)

上述文章指出,美國的武器庫中擁有一些短程打擊能力例如精準打擊飛彈(Precision Strike Missiles),但印太地區有10億美元的導彈預算沒有到位。而且,儘管遠程精確火力是陸軍現代化的優先事項,但美國沒有正在開發的遠程系統,而中國的東風26導彈射程可達4000公里以上,能夠直擊關島。

哈德遜研究所國防概念與技術中心主任布萊恩·克拉克(Bryan Clark)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和盟軍的防空導彈數量太少,無法在衝突事件中對抗中國不斷增長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庫存。

「正如我們在烏克蘭戰爭所看到的,導彈防禦系統雖然可能有效,但即使在相對較小的衝突中也會很快消耗殆盡。美軍將不得不撤退到距離中國更遠的地方,以減少他們所面臨的中國導彈數量,並使用自己的遠程反艦導彈來攻擊入侵台灣的中國軍隊。這些美國遠程反艦導彈價格昂貴且供應有限,很可能在最初的戰鬥平息之前就已經耗盡。」他說。美軍和盟軍的防空導彈數量太少,無法對抗中國不斷增長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美國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2022年8月發佈名為《火力環-後中導條約世界的常規導彈戰略》(Rings of Fire: A Conventional Missile Strategy for a Post-INF Treaty World)的研究報告指出,最合適的火力環劃分對應於現有類別的常規導彈:短程、中程和遠程。這種分類結果將形成三個同心環,起始於中國和俄羅斯的中心領土,那裏是美國導彈潛在目標的大部分所在地。

內環可以容納射程高達1000公里的中近程導彈系統。在印太地區,最內環包括從日本到菲律賓的一系列島嶼;在歐洲,包括聯盟東線的許多北約國家。中環擴充到從1000到3000公里的中程導彈系統。外環將需要射程在3000至5500公里之間的遠程導彈,在印太區域的外環包括迭戈加西亞、澳大利亞北部、帛琉、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以及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

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2022年的報告《火力環-後中導條約世界的常規導彈戰略》(Rings of Fire: A Conventional Missile Strategy for a Post-INF Treaty World)在印太區域關於內環、中環和外環的劃分(照片來源:報告截圖)

該報告為美國實施長期、連貫的「火力環」戰略提出建議,包括內環(第一島鏈)導彈戰略應協調和區分各軍種還有和盟國之間的角色和任務;由於印太地區缺乏中環的部署地點,美國更傾向於發展遠程系統,而非中程導彈;外環導彈戰略應包括在關島和阿拉斯加等美國領土上潛在的遠程導彈部署計劃;美國應考慮與親密盟友共同開發(co-develop)遠程導彈,利用現有的合作體制機制比如AUKUS等等。

該報告作者之一、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關注美國國防戰略和未來戰爭的研究員泰勒·哈克(Tyler Hacker)告訴美國之音,美中之間的導彈差距削弱了美國在印太戰區的歷史軍事優勢。

「作為一個遙遠的大國,美國軍隊高度依賴遠程打擊平台和前沿基地以跨越太平洋的廣闊距離投射力量。由於遠程導彈能力的差距,美國依靠數量有限的海軍平台和更少數量的遠程飛機來提供大部分遠程打擊能力。」

哈克指出,即使是使用防區外的彈藥,許多美國的空基和海基平台也愈發容易受到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系統的攻擊。比如,為了提供大量火力,美國依靠在庫存中佔主導地位的短程攻擊機,但必須從脆弱的空軍基地起飛以維持高出動率,中國的戰區導彈直接威脅到這些作戰地點。

他認為,「火力環」戰略的優勢在於利用亞洲的戰略和地理現實來制定適合該地區的導彈戰略,把不同的陸基導彈系統與整個印太戰區的潛在作戰地點進行最佳的匹配。

「像中國這樣的大陸強國通過導彈射程縮短了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相比之下,美國等遙遠的海上強國則通過導彈發射地點來拉近距離。因此,美國陸基導彈的潛在基地位置最好設想為一系列同心環,這些同心環源自對手的本土領土並向外輻射。」哈克說。

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渡邊恆雄(Tsuneo"Nabe" Watanabe)對美國之音表示,如果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提出的連接內環、中環和外環以創造更有效導彈能力的政策建議得以實施,將是一個好消息。如果美國在印太戰區的任何軍事行動受到中國遠程導彈的威懾,對於日本和美國的其他盟友「會是一場噩夢」。

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渡部恆雄(照片提供:渡邊恆雄)

「中國的導彈生產和部署速度如此之快,而美國及其盟國卻緩慢地意識到導彈差距。日本剛剛開始意識到,台灣發生突發事件時中國導彈瞄準日本的威脅,所以日本才開始採購戰斧等可以反擊中國的巡航導彈。日本和美國同意就巡航導彈行動共同合作。這是關於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提案中的內環。對於日本來說,這將是在意外事件中與美國保持密切聯盟的最首要的任務,為了抵消中國潛在的導彈威脅。」

渡邊恆雄認為,日本歡迎美國縮小遠程導彈差距的舉措,但主要的實施障礙可能包括可用資源的限制以及美國盟國之間協調的困難,這些盟國自身的國防政策有不同的優先順序。

後中導時代,美國中遠程導彈仍部署緩慢

2019年8月,美國正式退出《中程導彈條約》,不再被禁止發展和部署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中程和中短程導彈。但是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報告指出,美國及其盟友在發展和部署中遠程導彈能力的投資有限,大多數項目的射程小於1000公里。

哈克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距今不到四年,而戰區導彈本質上是非常複雜的系統,需要時間來開發、測試和部署。美國陸軍正在《中導條約》先前禁止的射程內積極部署多種新型導彈系統,儘管這些系統預計將達不到遠程導彈的3000公里閾值。

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研究員泰勒·哈克(Tyler Hacker)(照片來源:CSBA)

他介紹說,陸軍的戰略中程火力(SMRF)系統(以前稱為MRC)將於今年投入使用,發射戰斧(Tomahawk)巡航導彈和標準6(SM-6)導彈。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的射程預計約為2,775公里,預計今年將部署原型連隊。

哈德遜研究所的克拉克表示,遠程導彈價格昂貴,並且需要以盟國領土為基地才能到達中國周邊地區,以便在美中突發事件中使用。

他建議,美國的更佳做法是優先使用短程巡航導彈,它們可以由美國航母或陸地基地的潛艇或飛機攜帶,攻擊中國船隻和岸上目標。

「通過使用隱形飛機或艦艇,這些導彈可以發射到更靠近中國領土的地方,體積更小,成本更低,數量也可以更多。」他說。

習近平全方位積極備戰,常規導彈未必是美國最佳殺手鐧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一架反潛巡邏機星期四(7月13日)穿越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遭到中國軍機的全程跟蹤和監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日在印尼雅加達會見中國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級別官員王毅,旨在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通過減少誤解和誤判的風險來負責任地管理競爭。

美國知名投資人、海曼資本的創始人凱爾·巴斯(Kyle Bass)7月12日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舉辦的活動上指出,從中國在金融市場的準備來看,未來12至18個月內,台灣可能會遭到中國進攻。

他指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的六次重要講話都敦促需要為戰爭做好準備:中國正在軍事國防、法律和金融體系、能源糧食等多方面加強籌備,比如違反常理地減持美國國債,故意進行離岸美元債券違約,向西方切斷中國的數據門戶,搜查多家美國公司並逮捕僱員,2020到2022年的三年內增加了350個洲際彈道導彈(ICBM)發射器,以及中國官員稱小麥可以滿足全國人口一年半的需求等等。

針對「火力環」導彈戰略的必要性,巴斯告訴美國之音,「當你看到美國的潛艇艦隊和海軍,我不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導彈。在陸地上用導彈包圍中國不是個好主意,目前我們擁有了所需要的火力,基本的導彈數量沒有那麼重要。」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Miles Yu)向海曼資本的創始人巴斯(Kyle Bass)2023年7月12日向贈予印有小熊維尼的杯子,巴斯當日發表了關於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動戰爭時間表的演講。(美國之音記者薛小山拍攝)

巴斯認為,防止衝突的關鍵是美國政府對北京採取破壞性的金融制裁。他解釋說,中國所有跨境交易的86%都是以美元結算,斷開中國與國際金融交易結算系統SWIFT的聯繫將摧毀北京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

「我們應該讓財政部和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來推動這種經濟核按鈕(economic nuclear button)的概念。他們不會公開談論它,因為這太過激進,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美國不需要把所有的魚叉導彈都部署在台灣周圍,如果我們不打算進行軍事干預,儘管我相信其中一部分會涉及軍事行動,但如果真的想要取得效果,我們就得按下那個按鈕。」巴斯說。

哈德遜研究所的克拉克則認為,「火力環」戰略對於彈道導彈和東道國基地的依賴,使其不適合作為對抗中國的主要戰略。美國的戰略應該與「火力環」相反,優先使用廉價、可消耗的無人空中和水面載具(uncrewed air and surface vehicles)。

「美軍不必用更昂貴的彈道導彈來補充現有的巡航導彈,而是可以將無人水面艦艇部署到台灣和日本西南群島,在那裏它們可以很快被用作自殺艇(suicide boats)或向中國船隻發射遊蕩彈藥(loitering munitions)和小型導彈。這種做法曾幫助烏克蘭在黑海對抗俄羅斯海軍,並且在台灣周圍的受限水域可以有效對抗中國的入侵力量。」他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15/192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