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德國推出「中國戰略」 稱要強硬應對中國競爭與挑戰

在德國總理朔爾茨政府內部就針對最大貿易夥伴德國採取的政治平衡進行了數月討論後,柏林於周四公佈了針對「更具進攻性」的中國的新戰略。中國對此已經提出批評。

在德國總理朔爾茨政府內部就針對最大貿易夥伴德國採取的政治平衡進行了數月討論後,柏林於周四公佈了針對「更具進攻性」的中國的新戰略。中國對此已經提出批評。

德國總理朔爾茲 Olaf Scholz資料照片© AP- Michael Probst

法新社今天報道稱,德國今天公佈對中國戰略文件。通過審視從氣候政策到人權等廣泛的議題,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希望通過這份64頁的文件,為德國與北京的雙邊關係配備「指南針」。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推特上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與北京脫鈎。但我們希望減少未來在關鍵領域的對華依賴。」他說,這份文件「是對已經發生變化且更具擴張侵略性的中國做出的反應」。朔爾茲稱,「對我們來說,中國現在是、現在仍然是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

德國的中國戰略文件,遵循德國6月中旬發佈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主旨。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警告德國企業不要過度依賴中國的問題。

據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警告說:「我們很現實,但並不天真。」她介紹了這一謹慎語氣的戰略的主要內容,而該戰略在發出警告時,也呼籲共同努力。

中國戰略文件要求汲取俄羅斯入侵的教訓。該文件指出:「與中國的系統性競爭並不意味着我們不能合作。相反沒有中國,就不可能克服氣候危機」。

然而,德國政府表達了對中國為了一黨制利益影響國際秩序的努力感到擔憂,並以此削弱,甚至改變基於規則的秩序。例如針對人權地位,中國故意將經濟實力為中國的政治目標服務。」

柏林指出。德國的這一新戰略是在歐洲對中國日益擔憂以及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緊張關係的大背景下提出的。2020年的新冠危機暴露了歐洲供應鏈的脆弱性,歐洲變成中國關閉邊境的受害者,而烏克蘭戰爭則顯示了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風險。

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對維吾爾人迫害的指控、習近平未能譴責對烏克蘭的入侵也加劇了德國的不信任。

儘管如此,德國從實業的西門子到化學公司巴斯夫(通過汽車製造商)的德國大公司都無法放棄這個擁有超過14億居民的巨大市場,並繼續對中國市場進行大規模投資。

由於德國執政聯盟內部的緊張關係,德國對華戰略的公佈已被推遲數月。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領導的綠黨主張比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當朔爾茨不顧綠黨的反對,支持將漢堡港一個碼頭的部分股權出售給一家中國國有公司時,這些分歧變得尤其突出。貝爾博克女士在談到聯合黨最終談判達成的中國戰略文件時強調,與獨裁國家相比,「尋求妥協」的能力是「民主國家的力量」。

在今天公佈的戰略中,柏林還警告中國不要增加針對德國的間諜活動,特別是在網絡。「中國戰略」稱:「我們堅決反對中國機構或國家集團組織的針對德國的所有模擬和數字間諜活動和破壞活動」。

據法新社說,中國最近對西方要求切斷與中國經濟聯繫的呼籲表示遺憾,中共總理李強認為,在經濟「相互交織、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這是一個「偽命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13/192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