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情報官員:普京「可能」縮減在烏克蘭的短期目標;中俄靠攏加劇美中關係挑戰性

2023年5月4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埃夫麗爾·海恩斯和國防情報局局長斯科特·貝里爾中將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關於全球威脅的聽證會上作證。

根據美國情報官員的最新評估,曾經充滿自信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正在最終放棄迅速打敗基輔和征服烏克蘭的計劃。

美國情報機構此前曾主張,普京認為他必須征服烏克蘭才能完成自己的最終使命。

然而,隨着戰爭進入第二年,美國情報機構認為,這位俄羅斯領導人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戰場現實。

「我們的評估認為普京可能已經縮小了他的近期野心,變成鞏固對烏克蘭東部和南部被佔領土的控制,並確保烏克蘭永遠不會成為北約盟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長埃夫麗爾·海恩斯(Avril Haines)周四(5月4日)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們說。

海恩斯說:「俄羅斯軍隊在4月份獲得的領土比前三個月中的任何一個月都少,因為他們似乎在前線已經從進攻行動過渡到了防禦行動。」

她補充說:「俄羅斯軍隊正面臨彈藥嚴重短缺,並受到嚴重的人員限制。如果俄羅斯不啟動強制性的動員並確保大量的第三方彈藥供應,——除了伊朗和其他國家現有的交付之外,他們即使想維持適度的進攻行動也將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海恩斯重複了她3月份在國會作證時的警告,稱俄羅斯和烏克蘭仍然陷入「殘酷的消耗戰,雙方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她說,烏克蘭仍然依賴西方軍事援助來反擊俄羅斯的整體人力優勢,而克里姆林宮由於地面部隊的退化而被迫更多地依賴不對稱的威脅和戰術。

俄羅斯的地面部隊「依靠後備役人員和後備設備」,國防情報局局長斯科特·貝里爾(Scott Berrier)中將說。

「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建,」他在與海恩斯一起作證時告訴議員們。「根據制裁對他們的影響以及他們將技術重新投入軍力的能力,估計時間從五年到十年之間。」

核選擇

然而,貝里爾警告說,俄羅斯地面部隊的退化不應被視為整體疲軟的表象。

「即使他們的地面部隊現在已經退化,他們也會迅速重建,」他說。由於俄羅斯的核力量,他形容莫斯科「仍然是一個關乎存亡的威脅」。俄羅斯的核力量尚未收到過考驗。

但至於普京是否傾向於使用核武器來改變烏克蘭戰爭的進程,美國情報領導人表示,截至目前還沒有。

「我們已經考慮了許多情況,」貝里爾告訴議員們。「現在,我想說我們認為這不大可能。」

「從情報界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不可能的,」海恩斯補充道。

無人機襲擊克里姆林宮事件

與其他美國高級官員一樣,海恩斯和貝里爾敦促對俄羅斯提出的指控保持謹慎;俄羅斯指控,作為刺殺普京企圖的一部分,烏克蘭本周對克里姆林宮發動了無人機襲擊。

「你已經看到烏克蘭政府否認參與此事,在現階段,我們沒有信息能讓我們對此進行獨立評估,」她說。

海恩斯補充說,眾所周知,普京通常不會在克里姆林宮過夜,這給俄羅斯的說法帶來了一些疑問。

國防情報局的貝里爾還表示,現有照片似乎表明,這次襲擊是排演性質的,使用的是需要由克里姆林宮視線範圍內的地面人員控制的無人機。

俄羅斯-中國

海恩斯和貝里爾都告訴議員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莫斯科和北京的關係更加緊密。

「自入侵以來,這種親密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部分原因是俄羅斯越來越依賴和需要中國,」海恩斯說。

「中共越來越將俄羅斯視為一個已經處於小兄弟角色的國家,俄羅斯經常被描述成這樣,但現在卻更加受制於人了,因此他們(中國)擁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海恩斯警告說,這導致了兩國在北極地區加強合作。

「俄羅斯認識到,他們將需要中國及其投資,以便獲得他們在北極感興趣的一些資源,」她說。「因此,鑑於目前的情形,中共看到了機會,而且機會越來越多。」

中國-美國

海恩斯說,隨着中俄關係的加深,中美關係變得「更具挑戰性」。

她說,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這反映了中共官員越來越悲觀,而越來越多地試圖將華盛頓描繪成世界問題的根源。

海恩斯說:「我們評估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在未來一年將持續努力實現習的願景,讓中國成為東亞首要強國和世界大國。令人最感到擔憂的是,中共愈來愈相信,要達成習的願景只能以犧牲美國國力和影響力作為代價,並透過脅迫工具,利用展現實力,以及經濟和政治脅迫來迫使各國默默接受中共的偏好,包括在該地區的海陸空域的聲索,以及他們對台灣的主權主張。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因此變得更具挑戰性。」

她接着說:「習近平今年3月有關美國打壓共國的講話反映了他長期對美國目標的不信任,以及他相信美國尋求遏制中共。習的那次講話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他最公開最直接的批評,這可能也反映了北京對中共與美國關係發展越來越悲觀的態度,以及他對中國國內經濟發展軌跡和自主技術創新的擔憂與日俱增,現在他試圖將這一切都歸咎於美國。」

不過,海恩斯表示,美國情報分析人士「繼續評估北京希望保持穩定並避免引發更多的技術限制。」

台灣

美國情報機構也注意到習近平關於台灣的言論。

「我們繼續評估認為,他(習近平)更願意通過和平手段實現統一台灣,」海恩斯告訴議員們。「但現實情況是,他已經指示他的軍隊為他提供軍事選擇。」

至於習近平是否以及何時可能決定使用武力奪取台灣還不太清楚。

「有許多日期對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貝里爾作證說。「底線是他告訴他的軍隊做好準備。為了什麼,我們不確定。什麼時候,我們也不確定。」

「伊斯蘭國」-阿富汗

雖然美國的大部分注意力已經轉移到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大國競爭上,但「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仍然令人關切。

但海恩斯表示,「伊斯蘭國」的主要分支機構之一遭受了重大挫折。

3月份,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米高·庫里拉(Michael Kurilla)上將告訴議員們,「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分支機構「伊斯蘭國-呼羅珊」可以在六個月內對美國利益或西方盟友發動襲擊。

然而,海恩斯告訴議員們,有理由認為他們的對外攻擊能力已經退化。

「我們可以在閉門會議上談論自從發表那項聲明以來的一些事態發展,我認為這些事態發展可能會影響時間表,」她說。

《外國情報監視法》

海恩斯還再次敦促議員們續簽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第702條授予的權力,該授權將於今年到期。

《外國情報監視法》第702條允許美國情報機構收集非美國人的電子數據,而無需事先獲得搜查令。但它的使用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官員們多次收集有關美國公民的信息。

海恩斯說,《外國情報監視法》第702條對美國國家安全「絕對至關重要」,「我們的總統每日簡報條目中有59%來自根據第702條獲得的信息。」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05/189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