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日經:兩岸緊張局勢升溫 商業合約出現台海風險條款

由於兩岸緊張局勢升溫,商業合約出現台海風險條款。(路透)

日經報導,基於俄烏戰爭帶來的經驗以及中共武力犯台的威脅升高,近一個月來,跨國企業簽訂商業合約時,開始列入涉及台海衝突和更廣泛由台海緊張局勢引發業務中斷的具體條款。

根據多名律師,多家公司擔心,如果台灣被武力接收,而在台資產被認定處於中共控制之下,華府可能加以制裁。它們也擔心中共封鎖台灣,或以其他方式擾亂台灣海峽附近的物流。

跨國律師事務所Ashurst合伙人Joshua Cole專門負責亞洲地區科技和電訊的相關交易,他指出,台灣的合資企業有被制裁的風險。如果美國阻擋涉及在台資產的交易,經營合資企業的公司可能無法退出,最糟狀況是被迫損失股權。

日經看到的一項合約條款是,若「台灣海峽或南海發生國家或局部緊急狀況或其他地緣政治事件,限制在國際法下該水域的航行自由」,合約任一方未能履行供應合約條款不負賠償責任。

然而,不是所有公司都將憂慮白紙黑字寫入合約。一位要求匿名的律師表示,「鑑於台灣對中國公司具有政治敏感性,寫下來可能是一種風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