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接納自己,叫醒自己,成就自己

作家伍爾芙曾說: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

人生這場修行,就是不斷學習自處的過程。

有人對自己苛求甚多,一直追求完美,反而成為一種負累。

也有人不滿現狀,接連抱怨,卻不付諸行動,一切皆是徒勞。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完美,是勇敢,是接納;不是埋怨,是叫醒,是行動。

只有接納自己,叫醒自己,最後我們才能成就自己。

拒絕內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升職評優時,你害羞不敢爭取,總是害怕自己不夠優秀;

出門逛街時,你看中一件裙子卻不敢試穿,總是擔憂身材無法駕馭;

方案討論時,你遲遲不提出想法,總是擔心意見不夠成熟。

其實,我們都或多或少有缺點,跟別人比起來,都有着「差一點」的情況。

漂亮「差一點」,學識「差一點」,社交「差一點」......

於是,我們,開始封印自己、討厭自己。

可這世間的人和事,從來不存在十全十美的。

不完美不代表殘缺,它只是變換了一種存在方式。

年少時,我是班級唯一一個少年白的人。

總是有人問我:「你為什麼有白髮啊,是遺傳嗎?」

性格內向的我,每每都會羞愧地低下頭不作答。

白髮,它讓我變成了異類。

因為它,我開始小心翼翼,每天不停地洗頭梳頭,就是希望遮蓋掉白髮。

可事與願違,白髮還是越長越多,難以掩蓋。

我開始變得膽怯,甚至討厭自己。

我心中發出無數次疑問:「為什麼就我和別人不同呢?這樣異類的我,還有人喜歡嗎?」

母親看出我的悲傷,耐心地寬慰:「你不必完美,你是獨一無二的。總是在意,只會剝奪你的快樂。不管你是怎樣的,媽媽都愛你。」

因為媽媽的鼓勵,我慢慢開始接納白髮,不再和自己過不去。

學着拒絕內耗,以積極面對生活。

我開始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歡樂時光,肆意奔跑在陽光下。

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愜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也慢慢懂得,愛你的人,明知你不完美依舊會愛你。

而不愛你的人,就算你完美如碧玉,他仍舊能找到瑕疵。

學着愛自己,嘗試接納自己,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

就像王爾德所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學會愛自己,學會與自己和解,才是溫柔對待自己的正確方式。

不再沉迷,叫醒自己的行動力

盧思浩說:「唯有夢想才配讓你不安,唯有行動才能解除你的不安。」

每個人都有夢想,最後能否實現,取決於行動力。

猶豫再三,就會絆住行動;沉迷現狀,就會掣肘成功。

想要改變自己,就要從提升行動力開始。

中年叛逆的劉敏濤,就是如此。

年少的她以為遇到了真愛,便一頭扎進了婚姻。

但婚後,她並不幸福。

她不明白,是該放棄,還是該繼續?

一次旅行,叫醒了她。

那天,她和丈夫在日本街頭散步,看到有家雪糕店,便央求丈夫去買。

但丈夫瞬間變了臉色,埋怨道:「都多大的人,怎麼還那麼孩子氣!」

這讓她十分驚訝。

她開始反思,在這段婚姻里,自己活得卑微而蒼白,滿身孤寂與落寞,為何還要堅持?

深夜無眠的掙扎後,她最終選擇了離婚,選擇開啟一段新的生活。

人到中年,想要重返職場,並不容易,更別說是女演員了。

但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不管多難,她都迎頭而上。

中年女演員的戲路窄,她就不挑角色演配角;

製片方給到的薪酬少,她也一點不在乎;

片場要求插秧變戲法,她也毫不含糊地上場。

只要給到一個機會,她就會牢牢抓住,一心一意地研究劇本,詮釋角色。

終於她為自己交上了滿意的答卷。

在《偽裝者》中,她憑藉鮮活的大姐形象,斬獲華鼎獎最佳女演員獎;

在《琅琊榜》中,她憑藉精湛的演技,又斬獲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

結束不適合的婚姻,她活出了自己。超強的行動力,也使她再次獲得了自信。

再次吃到那支抹茶味雪糕時,她品出了自由的味道。

其實你我都是如此。

我們都或多或少,吃過生活的苦,遭過人生的難。

曾經迷茫,不可怕,徹底擺爛,才最糟糕。

在關鍵時刻叫醒自己,並付諸行動,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我們身邊不乏一些心存壯志卻困於手機,心有遠方卻止步不前的人。

他們貪戀低級的快樂,卻永遠無法嘗到高級快樂的甘甜。

而真正厲害的人,卻能夠擺脫眼前的束縛,堅定不移地奔赴在人生的旅途。

學會賦能,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你是否一直在努力,卻依然感覺生活一團糟,事業也毫無進展?

或許,你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日本推銷大師原一平,就是給自己加了槓桿,一路成功蛻變。

起初,他只是一個小小保險推銷員,收入甚微。

甚至因為拖欠多月房租,被房東趕出,只能留宿長椅。

但後來,一件小事改變了他。

一天,原一平在給寺廟主持推銷產品。

他正講得投入,突然被主持打斷:「你的介紹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與人交談要具備吸引對方的魅力,你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這番話令他恍然大悟。

業績不好,原來不是產品不好,而是自己不夠優秀。既然成績平平,何不找找原因呢?

於是,他花錢請同事吃飯,請大家盡情建議自己。

甚至典當衣物,來換取錢財,只為聽大家對他最真實的看法。

最後,他果真收到了很多評價:性格暴躁、自以為是、缺乏專業性……

原一平如獲至寶,一一記下,並逐一反省改正。

在循環往復的自我糾正後,原一平逐漸脫胎換骨,業績也突飛猛進,成為業內精英。

如今,他不僅是日本銷售之首,還是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身會員。

《十宗罪》裏說:「命是天註定的,運是可以改變的。

原一平從他處借力,然後一次次自我賦能,不僅改變了人生軌跡,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的故事也在激勵我們:利用外力賦能,不僅能帶來新的可能,也能讓我們真正成就自己。

想要改變老套的思維模式,我們便要走出去、多請教大師。

事業止步不前,我們便要多提升、多向前輩取經。

學會賦能,就等同於有了助力,可以幫助我們攀登更高的山峰,走向更遠的地方。

很喜歡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句話:

「他強任他強,清風佛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複製,不可比較。

懂得欣賞自己的美,是件愉悅的事,也是幸福的開始。

在心底叫醒自己,做出改變,才能奔赴目標。

學會賦能,學會藉助槓桿加成,我們才能加速接近夢想。

人生路上,叫醒行動力是發條,不斷賦能是糧食,愛自己是不斷衝鋒的勇氣。

願我們都能繪製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藍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