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移英港人被拒取回逾20億英鎊強積金 分析指屬政治決定

逃英港人被拒取回逾20億英鎊強積金。粵語組製圖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最近發表報告指,BNO移民的港人被限制領強積金(MPF),料涉款高達22億元英鎊,或多達16萬人受影響,故號召港人周一(17日)趁香港財庫局長許正宇訪英時示威,抗議「政治打壓」,更指滙豐銀行是「幫凶」之一。近日有媒體報道,有移加港人即使經BNO已獲永居,申領強積金仍被拒,有分析憂慮港府做法乃「政治決定」,當局一再「搬政治龍門」,恐更多用BNO移民港人將更難取回強積金。

英國時間周一中午,有港人手持標語在倫敦市政廳(Guildhall)外向許正宇示威,要求取回其強積金。本台記者發現,許正宇在市政廳發表演講後由後門走,有示威者追車,追數條街後,有示威者站於懷疑許正宇車頭前,其後有示威者被撞開,有白人男子突然用長柄雨傘襲擊示威者,其後進入中國銀行避風頭。

英國時間周一(17日)中午,有港人手持標語在倫敦市政廳(Guildhall)外向許正宇示威,要求取回其強積金。(石頭攝)

據「香港監察」周日(16日)發表的報告指,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 中共外交部和港府2021年1月單方面不再承認BNO簽證作為身份證明,不但導致數以十萬港人無法入境,更有大批通過BNO移英的港人被港府扣起強積金,估算涉及約22億元英鎊,涉及MPF計劃包括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和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宏利保險。迄今逾16萬已申請BNO簽證的港人,恐受影響。

香港監察:「無恥的資產掠奪」

「香港監察」政策和宣傳總監Sam Goodman批評中國政府和港府以此方式「懲罰」和「報復」移英港人,形容是「無恥的資產掠奪」( a brazen asset grab),指做法「嚴重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規定的義務」。

對於報告又指,曾公開支持《港區國安法》的滙豐銀行,通過各種計劃佔據MPF市場約30%的份額,意味着將扣留約6.6億英鎊的資產,Sam Goodman認為「滙豐沒有履行其作為MPF受託人的責任」,且「聽命於獨裁政府」,認為滙豐須向客戶和英國政府交代。

港府不斷改變規則目的是針對BNO

香港僱員一般要到65歲退休年齡方可提取強積金,但若供款者將永久離開香港,可申請提前領取。但當英國政府因應《港區國安法》啟動BNO簽證計劃,為港人提供移民英國的「救生艇」計劃後,港府即宣佈不接受BNO簽證為「永久離開香港」的證明。因此以BNO簽證移民的港人,必須在6年後在英國入籍,才能取回在香港的強積金。

前有線財經台台長、財經評論員顏寶剛向本台分析指,港府的做法是「政治決定」。

他又引述加拿大《明報‧星期六周刊》上周報道指,有一對移加港人夫婦,以他國永久居留權(PR)申領MPF仍被拒,因「體現是用BNO申請居留權」,擔心反映入籍亦未必能提前領回積蓄。

顏寶剛說:這是很令人擔心的。可能移英6年後,「5+1」成為英國公民後,再向積金局申領MPF,當局都會有不同的理由,包括主動披露是否以BNO申請英國公民。等到65歲才能領取,情況是很不理想。似乎港府有心留難BNO移英港人。

財庫局回複本台查詢時,形容移英港人未能取回其MPF供款為「誤解」,許正宇對此「嚴正澄清」,相關MPF事宜只涉及BNO護照,而中英兩國政府對處理香港居民持有BNO護照「早有共識」,並於1984年互換備忘錄確認,「其中英方承諾不給予持有英國國民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又指港府也於2021年1月宣佈不承認BNO護照,故「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永久離開香港的原因,並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

至於滙豐銀行目前仍未有回覆本台查詢。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18/189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