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晶片製造商閃示出更多警告信號 全球經濟大不妙

半導體需求下滑,凸顯全球經濟前景黯淡。(路透)

半導體需求的隱憂日漸顯現,使得向來是國際經濟風向球的亞洲高科技出口國不寒而慄。南韓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計劃縮減投資支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也做出類似表示。

隨着俄烏戰爭持續以及各國央行升息抑制經濟活動,科技需求下滑凸顯了黯淡景象。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輝達(Nvidia)、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等主要晶片製造商都警告出口訂單疲軟。

顧能(Gartner)預測半導業最大榮景之一將戛然而止。這家研調機構下調2022年營收成長預期,從三個月前的14%調降到僅剩7.4%,2023年營收成長則將萎縮2.5%。

在規模5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內存晶片是深受全球經濟表現影響的脆弱領域,而三星和SK海力士的DRAM銷售是南韓貿易大宗。

根據TrendForce的研究,明年DRAM的需求成長可能僅達8.3%,比特成長率(bit growth)為有史以來最弱,供應則預計成長14.1%。比特成長率是指內存晶片容量的總生產成長率,是全球市場需求的關鍵晴雨表。

當比特成長供不應求,南韓出口就會得到提振。但明年的供應成長可能比需求高出近一倍,出口恐近嚴重下滑。

愈來愈多跡象表明,貿易已經開始惡化。南韓的科技產品出口7月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下滑,其中內存晶片領跌,半導體庫存6月以六年多來最快速度上升。三星在潛在受害者之列,該公司是全球最大內存晶片生產商和南韓貿易依賴型經濟的關鍵。在相對於供應的需求強勁時,三星會出現快速的銷售成長。隨着晶片前景黯淡下來,三星股價今年跌跌不休,偶爾因優於市場預期的獲利而反彈。

內存與其他類別的半導體存有一定的關聯,後者包括為iPhone生產晶片的台積電,以及繪圖晶片可用於遊戲、加密貨幣挖礦和人工智能等處的輝達公司。他們是費城半導體指數的成分股,費半近年來也隨着內存需求高低而起伏不定。

南韓出口長期以來與全球貿易密切相關,如果下滑,代表全球經濟在地緣政治風險和借貸成本攀高等不利因素之外又添新麻煩。

Natixis SA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此一趨勢對亞洲很重要,因為其經濟周期高度依賴科技產品出口。新訂單減少和大量庫存堆積意味亞洲科業的去庫存周期會很長,獲利率將下降。」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月下調了全球成長預測,並說明年可能比今年更艱難。

德意志銀行預估美國將從2023年中開始衰退,富國銀行估2023年初就會衰退。彭博經濟研究認為,美國在未來24個月內衰退的可能性為100%。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18/179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