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拜登國情咨文警告習近平 「和美國對賭從來不是好選擇」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在台海、台灣問題上並未着墨,只提到他跟習近平講過,跟美國對賭不是好選擇。台灣學者分析,拜登意在警告北京不要藉俄烏衝突染指印太。

拜登2日在國情咨文演說以重要篇幅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入侵烏克蘭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在台海、台灣問題上並未着墨,只提到他跟習近平講過,跟美國對賭不是好選擇。台灣學者分析,拜登意在警告北京不要藉俄烏衝突染指印太。

拜登2日在國情咨文演說以重要篇幅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入侵烏克蘭,試圖動搖自由世界根基,以為自由世界會屈服他的威脅,這是嚴重失算,令自己更與世隔絕。拜登揚言已準備好要俄羅斯付出代價,並宣佈跟進歐盟、加拿大,禁止俄羅斯航班飛越美國領空,以及追查支持普京的俄羅斯寡頭的罪行、祭出制裁。

拜登提到,未來十年是美國基礎建設十年,將改變美國,面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共的競爭時,走上贏得21世紀經濟競爭的道路。

拜登話鋒一轉指出,就如同他告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人對賭從來都不是好選擇。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所所長沈明室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拜登國情咨文的主軸基調,應該和俄羅斯一攻打烏克蘭,美國就通知台灣外交部會派訪團到台灣表達對台堅定支持,及傳遞台海若發生衝突美國的態度一樣。

沈明室說:「他其實也透過這種方式警告習近平,你千萬不要利用這個時候採取激進行動,你採取激進行動等於跟美國對賭!美國已經展現對俄羅斯的制裁,與歐盟、北約團結一致,對抗、抗衡獨裁者的侵略行動。我對俄羅斯所做的,將來有一天你若要在印太、台海或南海採取激進行動,我也會如此做的。」

回看2013年12月擔任奧巴馬副手的拜登,在結束亞洲行前表示,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轉移毫無動搖,不會容忍朝鮮發展核武器。華盛頓試圖以此應對中共軍力不斷增長所帶來的挑戰。拜登當時就說,「美國從來言出必行」、「跟美國對賭絕不會有好結果」、「美國會繼續壓注在韓國這一邊」。2021年美中阿拉斯加外交會談,美國務卿布林肯也曾對王毅和楊潔箎說「和美國對賭不是個好選擇」。

沈明室分析,拜登國情咨文內容主要針對烏克蘭情勢,但美國與盟國制裁強權入侵破壞世界和平穩定,這當然可投射到對台海、南海。外界一直討論拜登政府對台是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包括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很多國家,都希望美國有更明確的表態。在烏克蘭戰爭之後,台美合作是否有新想法,例如更關注後備動員、兵役制度、人民抗敵意志、內部團結和諧?值得觀察。

沈明室:美國分析二十大前習近平以他的權力佈局和內政優先

拜登國情咨文上,除了警告習近平不要與美國對賭,並未明確提及「台海」、「台灣」相關問題。沈明室認為:「美國大概分析今年二十大之前,習近平還是以他的權力佈局和內政優先,目前好像並沒有對台海、南海軍事武力行動的跡象,所以他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刺激習近平,或挑起中國人的民族主義。他只是透過這個事件警告他,警告意味當然也偏重台海跟南海,另一方面也在警告中國在俄羅斯的態度上,應該要保持什麼立場等等。」

沈明室提到,外界擔心北京會不會利用俄烏衝突挑起台海衝突,測試美國是否有兩手應付印太、東歐都出現緊急狀況?但他分析,以中國目前內部情勢,沒有必要公開挑戰美國,加上中共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態度,左右為難、猶疑不定,更不會在此時去刺激美國、挑戰美國。

台灣民主實驗室國安資安顧問廖彥棻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拜登這份國情咨文講稿,應是前幾天才改過的,七天前俄國侵略烏克蘭後,幕僚不得不增加拜登譴責俄羅斯的篇幅,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尤其在政策上有危機時,一定偏向「現在的危機」優先處理。

廖彥棻說:「可能原本還會有其他詞彙會提到台灣,但是因為烏克蘭的關係,篇幅就沒有提到,我相信習近平不要對賭這部分,在烏克蘭事件發生前就有放在國情咨文,即使在刪減篇幅時,團隊可能發現這很重要,需要留下。」

對拜登所謂「對賭」的意思,廖彥棻解讀,從美中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上,有很多層面的戰略,而美方的底線向來很明確。「他們會說你要跟我對睹的話,你作弊要賭我不會有反應、賭我不會抓你。美國今天可能一次不會抓你、二次不會抓你、三次不會抓你,可是如果有一天真的事情到了某個臨界點,讓美國國內民意開始慢慢翻轉,間接影響到行政部門能做的決定的時候。這在美國過去歷史就是這樣,一旦有臨界點,民意翻轉,美國的態度就會非常的堅硬。」

北京想讓美國和其他國家接受台灣問題的特殊性

廖彥棻分析,在大國對抗角度上,拜登政府之前提出太平洋戰略,刻意淡化恐嚇威脅部分,但是在烏克蘭被攻擊之後,美國政策面臨界點。「美國在台海會不會出兵?烏克蘭事件可能是臨界點。如果把阿富汗當作低水點,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政權垮台,拜登非常害怕再次出兵,他覺得國內沒有這個意願,因此一再強調美國絕不會派兵烏克蘭。」

廖彥棻認為,拜登國情咨文的用字、語氣非常強烈,除了不想打破之前承諾不會在烏克蘭出兵之外,基本上跟「宣戰文」很像,下次若發生的是台海危機,美國政府的反應可能會非常不一樣,但也要看烏克蘭戰爭的危機怎麼收尾?

廖彥棻示警,有日本官員認為如果美國讓台灣直接被中共拿下沒有任何表態,會被視為美方威信受損。美國騎虎難下的是,北京一再想讓美國和其他國家接受台灣問題的特殊性質,中共拿不拿回台灣,不應影響美國和盟友在亞太的佈局,如果北京對世界成功說服了這點,那台灣就會很危險。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02/171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