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曉馬:恆大為什麼會模仿「兩會」?

作者:

在工作或生活中,經常有人說,誰誰誰的素質有問題。具體表現在,不尊重人、說話粗魯、不會溝通、大聲喧譁等等一切。多數人都以一種道德規則,去判斷這些事情,動不動就說別人沒素質。實際上,從來沒有什麼素質問題,都是知識問題。

改革開放初期,靠着機遇,成就了許多暴發戶。現在,他們大多數銷聲匿跡。由於時間幾乎會讓所有人,與他們擁有的知識匹配,只要時間足夠長久,它會給人們答案。讓裸泳的人現形。只是,潮水退去,需要時間。

狂妄自大的領袖,容易把人民推到火坑,自己卻相安無事。他以為他知道通往天堂的絕對真理,所以往往獨斷專橫。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宣傳機器,掩蓋自己犯下的錯誤。人民和領袖處於絕對的「非對稱風險」中。

同樣,一些商業領袖也犯這樣的錯誤。在市場行情好時,所有的光環都會加到他身上。他以為自己能行,大家也以為他能行。結果,卻助長了他繼續犯錯誤的苗頭。他大撈一把後,把公司搞破產,拍拍屁股走人。然後怪罪於市場。他和股東、員工也一樣處理「非對稱風險」之中。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為恆大辯護」,提到恆大內部開會的氣派,猶如「2會」

恆大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恆大與官僚太接近,主要依靠官僚發展,就會染上官僚病。

從會場佈置,許老闆的形象,都可以推斷出,許老闆是個好權之人。他通過模仿領袖,以實現自己的權力欲望,過上一把權力的癮。

但實際上,在官家眼裏,這很可能是一種「僭越」。

其實在中國,企業家與官員走得太近,往往都很難讓自己全身而退。

他必須要站隊,猜中哪一派是真正的實力派。

但是,官家內部的鬥爭,又是錯綜複雜的利益交織,在行事過程中,就猶如踩鋼絲。一旦處理不當,或者押錯了局,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死。

有些人推崇的傳奇商人胡雪岩,下場就不好。

一些企業家與這個做法相反,他們想盡辦法不進福布斯排行,想盡辦法不在公開場合露面,想盡辦法把真正的客戶伺候好。

總之,想盡辦法悶聲大發財的同時,又儘可能與權力保持適當的距離,雖然很難。

在中國這樣的環境中,這才是相對聰明的辦法。

只要政客需要,那些高調的企業家,就很可能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在巨嬰國,隨便給他加上一頂「黑心資本家」的帽子,不用親自動手,巨嬰們的口水就會把他「淹死」。

其實,上面兩種企業家,做出的不同之舉,就是背後的知識問題。也就是對歷史、經濟等相關知識的認知。

人都會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代價。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無知。因為知道自己無知,要相當程度的知識。大多數人沒有這種自我批判能力。

所以,他們崇拜權威,隨大流,與權威一道,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還認為是理所當然。這就是尼采所言的:領袖的糞肥。

有的人,知道自己無知,他會想辦法,搞清楚哪些對自己真正有利,哪些對自己不利。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哪些行為會對自己不利。

知道哪裏會死人,他就絕不會去冒那個險。

我們很難估計恆大的未來會如何。

但是,祝願天下真正的企業家們一切安好,祝那些依靠權力的偽企業家們比較好!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跨界地產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08/168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