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最好別深交

《沉思錄》裏有句話:

人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人們各希望高於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

虛情假意的人,躲也躲不過。

我們都曾受傷,以為是朋友,到頭來只是路人,以為真心相待,到頭只是一廂情願。

身邊那些虛偽的人,是時候看清楚了。

常說這三句話的,千萬別深交。

世上聰明人不多,事後諸葛的人卻不少。

「跟你說了幾百遍了,你就是不聽!」

「今天這個結果,我早就知道。」

很多是順嘴提過,或許有些根本沒說過,總讓人在鬱悶之餘,還要懷疑一下自己的記憶力。

年初表姐公司倒閉,面試得焦頭爛額。

好不容易有家公司要她,但離家比較遠,規模也不大,她有點猶豫。

打電話給了閨蜜,對方就一個勁嘆氣:

「早跟你說考個公務員了,你在小公司,什麼都不穩定,重新找工作不難才怪。」

想想也對,起碼去個大公司,穩定為主。

她應聘了好幾家,年齡、經驗都太佔優,越到後面就越是些創業公司,薪資低不算,有些五險一金都不齊全。

再問那第一個公司,已經招到人了。

閨蜜聽說這事,第一時間就來「關心」她:

「我是不是和你說,穩定踏實為主,開始那職位挺好啊,你現在好高騖遠,不是就剩最次公司給你挑了?」

表姐當場沒反駁,後來越想越不是滋味,還是慢慢疏遠了她。

叔本華說過:

炫耀自己的才華,賣弄自己的精明,只不過旁敲側擊地嘲笑別人的愚蠢和無能。

已經做下的決定,諷刺批判都沒有意義。

更何況很多事情,本來就無所謂對錯。

你的決定做對了,他說是自己有功。

你栽了跟頭,他說你不聽他,也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

表面上的為你好,虛情假意太多,只怕你的傷心難過,還抵不上他的優越感。

我們都聽過這種話,

改天再聊,改天再聚,有些是陰差陽錯,有些是無奈,都成了遙遙無期。

但真正虛偽的,還是那句:「改天好好謝謝你。」

因為我們都知道,改天,永遠是最忙的那天。

作家梁曉聲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

年初開了個小飯館,看一個鄰居經常出差,家裏小孩沒人做飯,就好心叫小孩過來吃,一吃就是一個星期。

鄰居回來後,拉着手說改天要好好謝謝她。

但時間越過越久,鄰居從頭到尾也沒表示過什麼,反而理所當然地讓孩子過來蹭飯,有時還拉着全家老小過來白吃白喝。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說着改天再謝的人,可能根本沒想謝你,真想謝你的人,選日子不會太挑剔。

有一家人自駕游的時候,碰見個搭便車的學生,載了他一程。

當天學生就要請客。

剩下的錢不多,他就在網上找了家小飯館,吃了點簡單方便的。

女主人見他不富裕,偷偷往他包里塞了500塊錢,加一張名片。

沒想到孩子生日那天,學生加到她微信,特地發了個500的紅包慶生。

真正念你好的,會時時想着回報。

而所謂的沒時間,沒有錢,等以後,不過都是藉口。

不過因為你做的一切,在他看來都是理所應當,因為他索取,你給予,早就成了天經地義。

說出的「改天好好謝」,都成了「朋友間不說謝」,

說出的「現在手頭緊」,潛台詞是「有錢和你沒關係」,

有些人眼裏,利益第一,心情第二,幫他的人連第三也不算。

遇見這樣的人,該散就散吧。

每次被人冒犯了,觸到了底線,總有個聲音會出來說:

「你就是一點虧都吃不了,大度一點嘛。」

你只能欲哭無淚,尤其說這句話的,可能是你親近的人。

有位網友說,自己查出患了癌症的時候,手頭剛好缺錢。

姐姐說了兩句客套話,就開始說自己也很困難。

弟弟原來管她借過錢沒還,聽說她患病,更是面也不見,親戚朋友,沒有一個幫忙的。

後來,等她七拼八湊治好了病,家裏的日子慢慢有起色了,所有人又奇蹟般地回來了。

姐姐兒子要出國,想管她借錢;弟媳孩子該上學了,想讓她托關係進好學校。

她不想管,親戚們就跑來勸她大度:

「都是一家子骨肉,打斷骨頭連着筋,你就不能大度一點,幫幫他們?」

可她幾次手術口子沒長好,腸子都出來了,都是自己打的120,她前後住過10次院,分明連個問一聲的也沒有。

照顧老爸的責任,一直也沒人給她分擔。

她想想郭德綱那句「勸人大度遭雷劈」,竟覺得應景。

沒有明說,但當她看見親戚朋友的醜惡嘴臉,心也冷了。

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

誰都有在意的事情,誰都有不能大度的事情,就算含着委屈選擇大度,也未必更高尚一些。

損你的人勸你大度,是為他得利。

無關的人勸你大度,也不過顯自己大度,真遇見事了,他們或許不如你。

說兩句漂亮話,做兩件偽善的事,誰都不需負責,只是扎在你心上的刺,不是所有人都真的關心過。

真正大度的人,心底善良的人,交得越深越好。

勸你大度的人,只能說,看得越清越好。

很喜歡《霸王別姬》裏的那段:

這世間,總是兩種人最容易受傷,一種是太執着的人,一種是重感情的人,對往事念念不忘,對傷痛耿耿於懷,最後圈地自傷。

諾言太過短暫,真心轉身被出賣,誰都會受傷。

而太多虛偽的痕跡,都藏在細節里。

張口閉口「我早知道」,都是放不下的優越感,

感謝你總是「改天」,不知改到哪一天,

勸你大度的那些人,也許從沒大度過……

認清那些虛偽的假面,就別再傻傻付出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01/164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