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菜根譚》:以君子品格修身 以隨和態度處事

一、

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有一些流於世俗的隨和,不可以太過於孤傲。

陽春白雪雖雅,但是過於曲高和寡,反而難留於世俗,品行過於高潔,一貫需要人群仰視,不僅自己太累,最後也難融入別人的生活。

不管身處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群體共同作用才能產生偉大的事業,而過於曲高和寡的性格,本身就不容易融入群體,正所謂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管是從人性本身角度出發,還是從這個世界的狀態來看,都不是一個完全「乾淨」的世界,如果抱着過分高潔的個性融入其中,必然會處處碰壁。反之,只有多一份隨和才能與之結合,並且生出意外的力量。

唐順之是明代的儒學大家,也是非常有名的散文家、軍事家,在當時,倭寇橫行,肆意踐踏姑蘇城,甚至殘忍的將嬰兒挑起來取樂。

唐順之看到這幅景象之後非常痛心,就想與倭寇同歸於盡,但是轉念冷靜下來之後,放下了這個衝動的念頭,打算換一種更穩妥的方式還擊。

當時負責海軍的有一個督軍叫趙文華,非常受丞相嚴嵩的厚愛,唐順之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冒死前去求見,跟他講述了制敵的主要戰略,並且對他說:「如果不啟用胡海林,打擊倭寇這件事情就難以成功。」

張文華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就保舉唐順之為職方郎中,率領兩浙軍隊,然後又任命胡海林率軍。

胡海林接到這個消息之後,先是阿諛奉承的討好嚴嵩,以便於得到更多的權利,後來得到嚴嵩的支持之後,也得到許多有利條件來佈置計劃,最終平息了倭寇的禍害。

偉大的事業未必會在偉大的環境之中產生,君子的人生也未必完全用君子的手段才能達到,很多時候用一些圓滑的手段和伎倆,反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達到目的。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依靠群體的力量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群體之中必然存在污點,就好像人性存在的問題一樣,很多時候正需要我們能夠包容人性的卑劣,才能存在於群體之中,以此塑造事業。

所以從古至今,許多能成大事者,身上都有一種「匪氣」,這種「匪氣」並不是不守底線的卑鄙,也不是橫行霸道的流氓手段,而是有一種隨和而大氣的處事策略。

品行太過於高潔,做事太守底線的人反而成不了大事,因為顧忌太多,顧及名聲,顧及底線,而但凡有成就者,在有關於國家與民族的危急時刻,往往能夠置自身名節於不顧,從大局着手,包容小的瑕疵。

就好像古往今來,有些君王明知道自己手下的臣子性情卑劣,而且慣於阿諛奉承,但還是選擇重用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被臣子圓滑的手段所迷惑,而是藉助臣子的小人之性,更便於幫助自己完成霸業。

二、

《菜根譚》有一句話叫: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迴環則草木叢生;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山峰的奇高險峻之處,往往不會生長樹木,河谷的蜿蜒迴環之處,卻會草木茂盛;水流湍急的地方沒有魚蝦出沒,而淵潭水深的地方才是魚鱉的匯集之地。這個道理就說明過於孤傲的個性,偏激狹隘的心理並不能塑造偉大的功業,這對君子而言是特別應該引以為戒的事情。

特別是對於一個品行高潔或者頭腦聰明的人來說,他的優勢往往會成為自己的災難,因為他知道自身的優勢在這裏,所以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拿自己的優勢過於炫耀,最終在過度炫耀的同時帶來問題。

比如劉邦項羽就是如此,項羽是出身貴族世家的軍人,世代都以打仗為生,無論是勇氣或謀略都在劉邦之上,而且做人非常有原則、重義氣,但正是因為太過於優秀,因而生成了剛愎自用的個性,雖然被稱為英雄,但是英雄最終也因悲劇而落幕。

而劉邦卻完全相反,劉邦能夠成就事業的重要原因,和他性格中的隨和與大氣有極其重要的關係。

雖然說劉邦身上有小人的卑劣特性,但是他也有君子包容事物的態度。

有一次項羽和劉邦兩個人對陣的時候,項羽就對劉邦喊到:「有本事我們出來單挑」,劉邦聽了也不生氣,不但沒有打開城門迎戰,反而在城樓上面喊着:「我只和你鬥智,不和你鬥勇。」

也正是憑着這一股「無賴」精神,最後在項羽烏江自刎之後,劉邦稱霸天下。

所以說太有原則不是一個好事,太守規矩反而是一種災難。

在修養自身品格上可以用嚴謹的態度修身,但是在做人處事的狀態上,就要以寬廣的胸懷包羅萬象,最終才能塑造功業,否則只是在自我欣賞的過程中自命清高,而錯失了成就人生的真正機會。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221/153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