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余東海:人民是政府的鏡子 底層是高層的鏡子

作者:

昨日發表東海律:人民是政府的鏡子,底層是高層的鏡子,社會是政治的鏡子。政府好不好,看人民;政治好不好,看社會;高層好不好,看底層。

此律並非原創,自有聖經依據。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邢昺疏:「在上君子,為政之德若風;在下小人,從化之德如草。」

這裏的君子指為政者,包括官員、君主和皇帝。為政者道德表現像風,人民如草。風向哪邊吹,草便向哪面倒。下面是上面的鏡子。這可以稱為領頭羊效應,領頭羊對於羊群有示範作用。領頭羊朝那個方向運動,羊群就朝這個方向運動。

孟子也繼承了孔子這句話。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但風與草之喻並非孔子的發明。《尚書君陳篇》是周成王對大臣君陳的政治訓示,其中提到:「爾惟風,下民惟草。」以風與草比喻上下關係,君上是風,下民是草,草隨風動。

《毛詩正義》的首篇也有類似比喻:「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又說:「君上風教,能鼓動萬物,如風之偃草也。······王者施化,先依違諷諭以動之,民漸開悟,乃後明教命以化之。風之所吹,無物不扇;化之所被,無往不沾」云云。

類似風與草之喻的,還有一個源與流之喻。荀子說:「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荀子·君道》)唐太宗說:「君,源也;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資治通鑑》)臣民如水,皇帝就是水的源頭。源頭對水流的清濁具有決定性影響。

因為君主如風如源,儒家對君德要求特別高,強調「正君心」的重要。董仲舒說:「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於正,而亡有邪氣奸其間者,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群生和而萬民殖,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舉賢良對策一》)

朱熹說:「天下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而無一不本於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則天下之事無一不出於正;人主之心不正,則天下之事無一得由於正。」(《朱文公文集》)

正君心即正政治之本,端正本源、根本。君心是王道政治的根本。君心端正則政治正義,一切無不正。《公羊》「元年春王正月」,何註:「春秋以元之氣,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諸侯之即位,以諸侯之即位,正境內之治。」

孟子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離婁上》)程頤說:「天下之治亂,系乎人君之仁與不仁耳。心之非,即害於政,不待乎發之於外也。」君心君德佔據主導地位,對於政治制度和官德民風都具有決定性影響,君心正則無不正。

孟子認為,要正君心,非大人不可。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孟子離婁上》)

那些當政的人不值得去譴責,政治不值得去非議,關鍵在於糾正國君的錯誤,這隻有大人才有可能辦到。國君仁,沒有人不仁;國君義,沒有人不義;國君正,沒有人不正。一旦國君品行端正,國家就安定了。

朱熹說:「言人君用人之非,不足過讁;行政之失,不足非間。惟有大人之德,則能格其君心之不正以歸於正,而國無不治矣。大人者,大德之人,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集注》)程頤說:「是以輔相之職,必在乎格君心之非,然後無所不正;而欲格君心之非者,非有大人之德,則亦莫之能也。」

大人這個詞原指高位之人。孟子「說大人則藐之」的大人就用此意。但孟子更多的是從道德意義上指示大人之大。《孟子盡心篇》說:「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正己,就是立心中正,立乎其大;正物,包括正君心和格君心之非。

《孟子·告子上》說「從其大體為大人」的大,即指心性道德之大。大本確立,不為「小者」所奪,不為物慾所蔽,就是大人。王陽明《大學問》也是在此意義上說大人的:「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

格君心之非,就是孟子所說的「責難於君」和」陳善閉邪」。郭店楚墓竹簡中有一篇《魯穆公問子思》,記錄了魯穆公和子思子的一段對話。魯穆公問何謂忠臣,子思回答:「恆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恆稱其君之惡,經常批評君主不對不良的地方,就是格君心之非。

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格正君心,要有機會有能力有資格。《尚書·冏命》說:「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後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繆,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君王左右前後有位之士,才有機會格君心。孟子認為,只有大人才有思想能力和道德資格格君心。

君心正君德仁,一切好說。否則一切不可收拾。孟子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孟子·離婁上》)

王道政治、禮樂制度建設需要仁者在位。倘若惡人居了高位,必然罪惡泛濫,不僅良制良法無望而已。邪惡、罪惡就像烈性傳染病,特別容易自上而下地流行。故儒家特別強調德位相稱的重要性。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道德自上而下的影響力、傳染力特別大。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為了證明「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觀點,引用了孔子一句話:「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謂道德流行起來,比驛站傳遞政令還要迅速。東海曰,惡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君德深刻地影響民德,民德廣泛地反映着君德。堯舜在上,必然官民和樂,天下文明;桀紂在上,必然社會黑暗,道德敗壞。故陸賈說:「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新語·無為》)

《論語·堯曰》記載了商湯的一句話:「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後人將這句話視為商湯的謙詞,其實不對。這句話彰明了帝王的道德關鍵性和商湯的政治責任感。天下有問題,萬方有罪過,天子和中央要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東海的「鏡子論」與之一脈相承。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民主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25/145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