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治好這3種窮病 你的人生將一片坦途

以前有讀者問我:

我們出身於普通家庭的孩子,未來是不是越來越難出頭了?

我說,我也是來自山東一個很普通的小城之家,一沒有背景,二沒有錢,擁有今天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奮鬥得來的。

所以,如果你說窮人沒有機會了,我第一個舉雙手反對。

在我看來,很多人之所以沒辦法突破階級壁壘,原因確實是因為「窮」,只不過這個「窮」不是金錢上的窮,而是格局、志氣、見識等方面的「心窮」。

正如古人說的:「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

沒錢一點都不可怕,只要心氣不絕,人早晚都有翻身的那一天。

真正可怕的是沒了心氣,在生活的面前不僅繳械投降,甚至還磕頭求饒,那才是一生悲劇的起點。

-01-

格局窮:

分享利益,決定了你未來的成就

曾國藩曾經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格局大的人才能招徠無數英才,為自己的目標共同奮鬥。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如何團結優秀的人才呢?

格局大的人,在面對利益時,往往願意提攜別人,擅長與別人分享利益,並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那些總想吃獨食,跟別人合作只想彰顯自己的功勞,跟同事、朋友合作斤斤計較的人,不可能走太遠。

正所謂「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史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問從項羽陣營投降過來的陳平:「我和項王有何區別?」陳平回答:「項王寬和,您粗野傲慢」。

劉邦又問:「那你為何棄項王而投奔我呢?」

陳平說:「項王對有功之人捨不得封賞,而大王您不吝恩賜」。

有人說,你未來的財富值,是你朋友圈裏與你接觸最多的5個人的平均值。

但我認為,你未來的財富值,是願意幫助你的人出力的總和,願意跟你合作的人越多,你的前途就越是不可限量。

這就是所謂的強者互助,弱者互撕。

知名投資人吳軍老師在他的新作《格局》裏分享過一個故事:

當年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書時,他的導師貝理雅要求他們,即便是在私下討論中得出了靈感,也要在論文的致謝中,感謝那個給你帶來靈感的人。不僅如此,還要在引用當中註明來自與誰的私下討論。

貝理雅希望學生們能明白,分享利益是職業人士的基本素質,也是偉大前程的重要基石。

那些願意跟別人分享利益、擅長團結別人的人,普遍比吃獨食的人混得更好。

後來吳老師入職谷歌之後,每次在申請專利時,都儘可能把所有合作者的名字加進去。儘管每次都會讓他損失幾百美金,但是這對於那些同事和下屬的晉升幫助很大。

以至於吳軍老師離開谷歌很久之後,還會有以前的老同事特地向他表示感謝,感謝他當年的提攜和幫助,每次有功勞都主動分給他們。

大格局的真正表現,就是一個人能主動分享利益,感謝別人的貢獻,越懂得分享利益的人,就會相應得到越多的幫助,未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02-

志氣窮:

在「現實」面前,繳械投降

所謂志氣,其實就是絕不服輸的心氣、改變現狀的勇氣和縱有萬難我獨往的豪氣。

不可否認,環境、教育、出身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之大,但是我一直認為,哪怕現在日子難一點,但只要志不短、走正道、想盡辦法改變現狀,他未來就一定能過好。

但現實情況卻是,很多人只要稍稍受到一點挫折,要麼放棄,要麼怨天尤人:

考不上好大學怪本省分數高;找不到好工作怪爹娘沒本事;家裏沒錢怪老公/老婆沒本事;就連孩子都要跟別人比一比,只要一次沒考好就連打帶罵……

新學期剛開學,一則「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鬱症」的消息,就上了微博熱搜:

身為老師的秦女士,對5歲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即便孩子有時候考了98分,秦女士都會覺得自己非常失敗,:別人的孩子都能考到100分,為什麼你考不到?秦女士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自己的孩子卻十分「愚鈍」。

後經診斷,秦女士因此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但這都是自己無能的表現,他們樣樣想要比人強,但又不想靠自己改變現狀,所以只好逼着孩子努力學習,美其名曰雖然我混得不好,但培養了一個好孩子。

我有個讀者跟這個秦女士一個毛病,天生好強,但是工作了十幾年還原地踏步,眼看着跟當年的同學在職位、財富方面已經比不了了,就開始想盡辦法比孩子。

她說,她的教育方法是狼媽教育:

孩子退步了要挨打,不進不退還要挨打;

每天都要做大量習題、上一堆輔導班,生怕掉隊;

孩子在外面跟小朋友打了架不許回家哭,那是沒出息的表現……

有一次她找到我,問我能不能給她的孩子開一張書單,她想督促孩子每年閱讀50本書,未來走上作家的道路。

我反問她,你一年5本書都讀不了,憑啥要求孩子一年讀50本書?他的功課已經那麼重了,你還這樣逼孩子,早晚會出問題的。

她有點詫異,沒想到我並不認同她的培養方法:不是你說的,如果當不了富二代,那就努力當上富一代,而且現在的競爭這麼激烈,我這麼努力的培養孩子,也是怕他未來輸不起啊。

我說這哪裏是孩子輸不起,分明就是你當家長的輸不起。努力培養孩子當然沒錯,但你要求孩子做這做那,可是你自己又能做什麼呢?你要求孩子一年讀50本書,可是你能一年為他領讀50本書做榜樣麼?

她就開始強調自己工作忙、家務多、帶孩子壓力大,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就是我不行。

我有點無奈,你自己都在找各種藉口偷懶,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勤奮呢?

我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你兒子今天之所以要吃這麼多苦,不就是因為你當年沒吃那麼多苦麼?

明明你已經繳械投降了,你還要讓孩子頑強抵抗,你算什麼好榜樣?

-03-

見識窮:

見識越少的人,天花板就越低

只有當人見識到世界之大之後,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眼界才能更加開闊,志向才能高遠。

就像建國初期,毛主席老家的一些親戚來北京看他,他就提到,當年正是因為他的表哥王季范將他帶出了閉塞的韶山沖,到了湘鄉城,他才知道世界之大,才有了後來的一番偉業。

坐在井底,你始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空,你能夠對比的只有自己身邊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更不會向一流水平進發,因為你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存在那麼優秀的人和事。

當你坐井觀天的時候,見識,就會限制你的想像力

吳軍老師在《格局》中說:

20多年前,他覺得自己在國內做語音識別算是很不錯了,但是有一次他去日本參加一個國際學術會議,第一次看到了麻省理工、卡內基-梅隴大學的語音識別技術,竟然有了「望洋興嘆」的感覺。

於是他索性放棄了國內的一切成就,在29歲時跑到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博士,在那裏見到了很多世界級的大師,見識了很多在國內見不到的技術,眼界方才開闊起來。

後來吳軍老師回憶自己當年的狀態,感覺自己就像是《莊子·秋水》中說的「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也,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意思就是,當你沒有見過真正優秀的人和事的時候,你總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

但這並不完全是因為你自高自大,而是因為你的圈子實在太弱了,你在一個弱小的圈子裏,稍微努力就一騎絕塵,但當你有機會進入更高層次的圈子時,你才會發現當初的自己多麼可笑。

真正可悲的並不是他們沒見過高山,而是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高山的存在,還以為天也不高、地也不厚。

這樣的人,前程又能有多大呢?

-04-

如何治好「窮病」,我有這些建議

1、人的功夫都是在事上磨練出來的,越是面對利益的考驗,恰恰要內心沉穩堅定、心平氣和,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如此才能看得遠,博得大。

2、最優秀的人才都擅長團結人,在合作時要學會幫助別人,跟別人分享利益,感激別人的幫助。不能因為別人的貢獻小,就可以忽略別人的價值;也不能因為別人帶來價值的大小而區別對待,久而久之就沒人願意幫你了。

3、大多數人都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所有的風險和利益共擔機制都要提前規定好。要知道,合夥做生意翻臉的朋友比比皆是。

4、你要有一個能夠持續鼓動你的老師、精神領袖,在你迷茫的時候儘可能盲目的相信他。

5、多跟本性樂觀、積極的人打交道和學習,遠離一切喪里喪氣的人。

6、制定長遠戰略,反覆強化對目標的渴求,用長期願景鼓舞自己。

7、永遠給自己樹立一個有挑戰、有勝算、有誘惑力的近期目標,通過完成近期目標鼓舞自己。

8、永遠讓自己有事可做,哪怕看不出明確的短期作用。有仗打,打仗;沒仗打,備戰。

9、保持學習、閱讀的習慣,對知識保持敬畏,你要明白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10、對於那些你本能性反對的知識、結論,特別是當你聽到聰明人說傻話的時候,你要尤其慎重,這可能不是因為你太聰明而別人太笨,更可能是恰恰相反,機會往往藏在這裏。

11、不要費盡口舌,去勸那些認知層次比你低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費力不落好。

12、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怪人家。「你行你上」是有道理的,不要怪爹娘沒本事,不要怪老公賺不來錢,不要說人心不古壞人多,你行你就上,如果你也不行,那就別怪別人。這個世界並不欠你什麼。

13、年輕的時候儘可能要考好學校、去好平台,不是為了鍍金,而是為了長見識、學規矩。

14、真正值得珍惜的朋友,不是那種只會抬轎子、吃吃喝喝的人,而是願意在你沉淪、墮落的時候,願意冒着得罪你的風險勸你向好並幫助你的人。遇到這樣的人要格外珍惜,因為一輩子也碰不到幾個,值得託付。

15、是非審之於我,成敗聽之於天,毀譽聽之於人。做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想着我有什麼資源條件,有多大的成功概率,別人會怎麼看我,這些統統不要管,你應該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夢想成真,其他的都是瞎扯淡。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增值10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04/144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