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疫情紓困下的幽暗角落 中國近億個體戶難受益

中共病毒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儘管官方推出各種對企業的紓困措施,但研究指出,按照寬泛估算,中國有9775萬個個體經營戶,現行的像是發放消費券等紓困措施,很難對他們有顯着幫助。

陸媒經濟觀察網17日報道,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講師王靖一在一份關於疫情衝擊的量化研究中,使用了一個寬泛的「個體經營戶」概念,其中涵蓋了已進行工商註冊的個體戶和未進行註冊的攤販,經過測算,2018年總計有9775萬戶。

在官方數據方面,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數據,至2018年11月底,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237.45萬戶;第4次經濟普查中,個體經營戶數量則為6295.9萬戶。

無論哪一種算法,這都是不容忽視的龐大群體。每一個個體經營戶的背後,也代表一個家庭,他們如今承受着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

報導說,疫情影響遠超想像,外界預期的疫情後「報復性消費」其實並不可期,即便有報復性消費,也不會落到路邊的小攤販身上;最近一些城市發消費券,使用場所也更適用於大型超商,無法惠及個體經營戶。

另外,由於這些個體經營戶本身就少納稅或者不納稅,財政政策帶來的好處微乎其微,金融支持手段也難以觸達,即便是最直接的民生補助發放,也會優先給予城鎮失業人員。

據王靖一估算,疫情期間,全國活躍商戶量和交易額分別下降約40%和50%,而因為個體經營者的身分特殊,他們距離政策關懷更遠。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2月28日聯合發佈《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幫助個體工商戶儘快有序復工復產,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但對於沒有工商註冊的個體經營者,這些政策和他們的關聯不強。

有個體經營者說,也曾想註冊營業執照,但流程對於他來說太複雜,要代理公司代辦,費用在人民幣3000多元左右,註冊下來了還需要在後期經營中繳納各類費用,他很心疼這筆錢。

由於缺乏各類註冊、納稅信息,目前公佈的一系列經濟幫扶政策,甚至是針對個體工商戶的幫扶政策,都難以滲透到如此基層、微小的經濟主體中。

報道指出,這些個體戶攤商曾經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城市化發展迅速的階段,他們成為城市管理者約束的對象;如今在疫情期間,他們又站在了政策援助的聚光燈之外,沒有被看見。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20/143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