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為何香港民意未逆轉?

作者:

11 月 14 日中環午間快閃遊行

11 月 14 日中環午間快閃遊行

上周一「大三罷」,示威者發起「黎明行動」,在全港 18 區突擊堵路和癱瘓交通。抗爭已進入沒有緩衝的新階段,不需要和理非開局和配合。這當然是政府一手造成。連路過市民都隨時成為警暴的犧牲品,和理非又怎會有介入的位置和角色呢?

新階段下,多間大學成為重要戰場,中大二號橋之戰尤其慘烈。這段期間(11 月 12 日至 14 日),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滾動民調,受訪市民中,仍有八成三和七成三認為,特區政府和警方需要為社會暴力升溫負上很大責任,認為責任在示威者身上的只有四成。

激烈的抗爭至今未有緩和跡象,昨天解放軍更「自發」出營,向全港示警。林鄭及其靠山看來無意退讓,決以更強硬的手段止暴制亂。她完全沒意識到,政府本身毫無民意基礎,認受性跌到恥辱性的低點,這本身就不止令黃絲憤慨難言,連原本很多撐政府的人都滿腹怨言。

更值得留意的是,社會動盪了一段時間後,日常秩序亂龍、交通不便、缺乏消費氣氛等負面社會因素漸被消化,市民無奈接受現實後,似乎調整了心態和做好心理準備,就不再容易被新的風浪刺激,在政治取態上出現戲劇性變化。寄望市民怕亂而造成民意逆轉的算盤很難打得響。市民有不滿,亦可能把矛頭指向政府的管治無方。還有一點,社會已付出如此沉重代價,如果現在剎停而甚麼也爭取不到,之前的犧牲便枉費。為免半途而廢得個桔,相信不少人都對目前局面表現出更大的容忍度。

 

作者 Facebook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立場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118/137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