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下這麼大雨 古人該怎麼出行?

這陣子,

南方一直暴雨不斷,

出門在外打傘根本不管事兒。

未出門前,

在家裏聽着雨聲是舒服的;

出門後,

卻免不了被雨水浸濕……

總之雨天出行,

特別是下暴雨時出行,

各種不易。

這要是在古代下這麼大的雨,

古人出行要怎麼辦?

1

蓑衣

聽說,下雨天和蓑衣更配喲~

蓑衣,最初是用草編織而成的擋雨器具。我國在上古時期,人們為了抵擋風雨的侵擾。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

《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就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的情況。

《雪漁圖》中戴斗笠、穿蓑衣的人

「蓑笠,備雨服。」春秋戰國時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這種草衣來從事勞作的。

蓑和笠的關係,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關係。「笠」的製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兩用,既可避風雨,也可防烈日酷暑。

蓑草的表皮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狀,所以用來制雨衣,雨水不易滲透。其為賤物,輕易可得,在很長時期內,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這種蓑衣。

隨着時代進步,人們又發現了多種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並沒有被淘汰,尤以農夫、漁人所用為多,歷代詩文中有不少描寫。

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那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比蓑衣進一步的雨衣,是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稱「油衣」、「油帔」。

《晉書•桓玄傳》:「(劉)裕至蔣山,使贏弱貫油帔登山,分張旗幟,數道並前。」

除蓑革、油絹外,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

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俗謂「棕衣」。

唐代詩人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

與此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這種雨衣仍以農夫、漁人所着為多。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中就有詳細記載:「油葵生陽江恩平大山中,樹如蒲葵,葉稍柔,亦日柔葵,取以作蓑,御雨耐久。」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

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據劉若愚《明宮史》記:「用玉色深藍官綠杭觸或好絹,油為之,先年亦有蠶繭紙為之,今無矣。有鬥缽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紅之日,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為貼里式者。」

貴族男女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級玉草編織而成,取名為「玉針蓑」。《紅樓夢》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這種雨衣。

《紅樓夢》第45回:「只見寶玉頭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覺笑道:『那裏來的這麼個漁翁?』……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尋常市賣的,十分細緻輕巧,因說道:『是什麼草編的?」』

這斗笠則是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

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

「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

2

雨傘

雨傘在手,說走就走。

我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傘又稱為「簦」(dēng)。我國遠在夏、商、周三代已發明了雨傘。

1980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隨心傾斜以遮蔽不同角度射來的陽光。

此外,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此時的傘多是統治者出門車輦上的裝飾。

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

元魏之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油紙傘在這一時期的出現,是由於漢代已經發明了紙,人們開始用廉價的紙來代替昂貴的絲帛,並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

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由於傘的使用普遍,當時制傘、售傘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為業。」

宋代,傘已經成為社會上的大眾用品了。除官員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行李中的物品,傘是必不可少的。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

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着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劉松年《鬥茶圖》局部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限制。

從形狀來分有方傘、直柄傘和曲柄傘,根據顏色又可分出紫、紅、黃等不同種類,根據製作材料又可分羅繡傘、油絹傘等種類。

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而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3

木屐

下雨天不只有蓑衣和雨傘,還有……

木屐就是當時的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臘。

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濕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干臘也」(《釋名•釋衣服》)。可以推想,下雨貴族們可能就用它當雨鞋。

對一般勞動人民來說,則是用草編的鞋。古詩云:「蒯菅柔韌自編成,不換仍呼不借名,長向綠蓑衣底著,雨行偏稱野夫情。」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為雨鞋。

蘇東坡先生也愛木屐

它的穿着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

那麼木屐到底有幾個齒呢?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是為了登山用的,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

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的時候,又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很久,也使用了很久。

此外,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着。

至於貴族女子,出行有車代步,她們的雨鞋,裝飾性的成分較大。

《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姑娘們雪天出遊,有的着羊皮小靴。有的着鹿皮小靴,爭艷鬥奇,即是一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才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029/136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