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李怡: 「沒有國哪有家」和「沒有樓哪有磚」一樣病態

作者:
蘇聯工人不是真的準備上吊,中國留學生也不是真的要為共產主義獻身,都是說說而已。但他們也不是有意說謊,他們只是被集體主義的意識綁架,很自然就說出符合集體意念的話。從個人主義的角度來看,是言不由衷,是虛偽,但從集體主義的角度去看,是個人服從集體的一種自然反應。但並不意味他會實行。在西方價值觀念長大的人,對這種集體主義觀念很難理解。

有一個蘇聯時期流傳的故事。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遜問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為什麼蘇聯工人不造反?」勃列日涅夫沒有回答他,而是把他帶到了工廠車間,總書記向工人們說:「從明天開始,你們將會減工資!」掌聲。「將要提高工時!」掌聲。「每十個人就要吊死一個!」掌聲。有工人問,是自己準備繩子還是由工會提供?

不要認為故事太誇張荒謬,它其實與我上周提到一位澳洲YouTuber訪問幾個中國留學生的情形同出一轍,都是自小在集體主義思維方式的環境中長大的一種病態。我們覺得這個蘇聯故事不可思議,也有台灣人說被澳洲中國留學生不問是非、一味認同中國沒有任何錯的「愚昧」嚇呆了。

蘇聯工人不是真的準備上吊,中國留學生也不是真的要為共產主義獻身,都是說說而已。但他們也不是有意說謊,他們只是被集體主義的意識綁架,很自然就說出符合集體意念的話。從個人主義的角度來看,是言不由衷,是虛偽,但從集體主義的角度去看,是個人服從集體的一種自然反應。但並不意味他會實行。在西方價值觀念長大的人,對這種集體主義觀念很難理解。

在澳洲住了九年的中國留學生稱頌祖國,稱頌共產主義,是一種不假思索的反應,並非表示她真要回中國生活。林鄭政權要香港年輕人去大灣區發展,但高官們的子女都去了英美等西方國家,他們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動員香港人去大灣區是黨的政治任務,自己子女去西方國家是個人的打算。NBA事件發生時,中國盲眾大罵NBA,支持中國電視台杯葛NBA賽事,但NBA熱身賽在上海深圳舉行,中國人仍然買票擠爆賽場。被稱為「央視一姐」的女主持董卿不久前在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中教育學生「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五星旗,因為國旗神聖不可侵犯」,但董卿曾赴美產子,讓兒子成為星條旗下的美國人。對董卿來說這也沒有不妥:講愛國是應有的「政治覺悟」,赴美產子是自己個人的生活。

這種人格分裂,是中國人已經習以為常的病態,它屬於廣義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為人質情結,它不是正式精神疾病名詞,而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當受害者相信了加害者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脅。正如中國人雖受黨國壓迫,但歌頌黨讓他們有安全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更傾向於人們用來掩蓋不想討論問題的狀態。因此,當你問一個已經移民香港或國外而仍然不停稱頌中共國的人:「中國這麼好,你為什麼不回中國生活?」他們會惱羞成怒,什麼「數典忘祖」「龍的傳人」「民族尊嚴」這些沒有具體含義的大帽子就拋過來了。

這就是在集體主義薰陶下的扭曲的人性。在西方社會意識中成長的人,包括香港人,我們的思想基礎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是基督教。即使你不信教,但基督教義已滲透在西方價值系統中。基督教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稱義」,每個人面對上帝,而不是面對集體、國家、種族、同胞;上帝是終極依靠,你只是你自己。個人主義不拿自己不準備實行的概念說理,也不讓集體主義的種種觀念去綁架一個人。

集體主義愛國者最莫名其妙的論調是「沒有國哪有家」,這種觀念就等於說「沒有樓哪有磚」一樣荒謬。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023/135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