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就業難、工作環境差 中國科技行業遇冷

中國經濟最近陷入低迷之際,中國就業市場也出現停滯的跡象,加上很多企業工作環境不理想而導致人力資源流失的情況嚴重,這在中國科技行業尤其明顯。

雖然中國人社部今年六月表示,全國城鎮失業率低於5.5%的預期控制目標,但美國彭博社9日的報道卻提到,作為推動中國就業增長主力的科技、金融和零售等行業的就業機會自去年起大幅減少。其中,互聯網和電商行業今年第二季度在招聘網上的招聘廣告同比下降了13%。

那麼,早年經歷了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為什麼會出現「曇花一現」的狀況呢?

美國紐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告訴記者:「中國有一個『一窩蜂』的情況,就是什麼東西賺錢,大家就往那個方向去。一方面造成就業市場的飽和;另一方面,IT行業經歷了十幾年的急劇擴張,現在也到了瓶頸了。」

彭博社的報道說,早前曝出的圍繞着阿里巴巴、搜狗等互聯網公司的「996」工作制風波導致大批年輕從業者對該行業的工作環境打出大大的問號。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樣的加班文化在中國互聯網企業極為盛行。

在中國,被稱為「996」的超長工作時間引發關注。

從事互聯網產品設計工作的劉先生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說,確實觀察到不少從業者因為無法忍受加班而辭職。

「這些人會從一些大家看來『很好』的公司離開,像騰訊、華為。另一方面,這些公司的招聘一直是門庭若市,競爭激烈。現在和過去很大的不同是,中下層的機會以往是很多的,也和創業公司有關,這兩年創業公司大幅縮減,機會自然也少了很多。」

美國彭博社的報道還分析認為,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對這一行業增長造成巨大的壓力。例如,美國商務部今年5月就把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限制美國企業銷售或轉移技術或產品給華為。除此之外,海康威視、浙江大華等中國公司也在日前登上這份「實體名單」。

美國對華的新一輪關稅將重挫中國民企

謝家葉對此解釋,中國科技行業重度依賴美國技術。一旦美國對中國公司實施限制,中國科技界的可持續發展將遭遇很大障礙:

「中國關鍵的技術和原器件主要都是依靠國外的供應商,中國自己沒有花多大的力氣和錢去開發。當一個技術發展到一個程度以後,就需要開發新技術去突破。每一個突破都是可持續的發展,繼而為市場帶來另一波的就業和繁榮。中國現在基本上是跟着美國跑,所以當中國的市場遇到瓶頸,美國又實行技術禁運,技術發展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受人工成本增加、法律不規範等因素影響,大批在華的製造商近年來將生產線轉移出中國。中國也逐漸從以製作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轉型。中國去年就提出到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新京報早前也報道,中國的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18年為近兩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19%,位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民間的「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分析說:「夢想和現實還是有距離的。我們看到 IT產業基本飽滿,新增崗位越來越少,八百多萬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很難解決。民眾消費能力下降造成經濟下行,經濟越不好,民眾越不敢消費,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謝家葉也說,中國的技術產業缺乏長時間的研究和積累,以致無法達到突破性的進展,在高新技術方面落後於西方世界的問題將會越發嚴重。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010/135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