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俗語「與人不和 勸人養鵝;與人不睦 勸人架屋」 古人智慧之談

隨着人們重新燃起對國學等古典文化的興趣,很多古人的智慧經驗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無論是疲憊還是失意困頓的時候,總能從古人的言辭間找到些許的慰籍與指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良苦用心,那些流傳下來的篇章無不在諄諄告誡,每一句都像一個慈祥的長者,他們導人向善的初衷從未改變。那句「傳道、授業、解惑」在古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反觀現在多少讓人有些唏噓,也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所需要的文化形式也不就自然不同吧。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包含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說的是「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從字面意思看來是在講和睦的問題,那麼和養鵝建屋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古人喜歡將抽象的事物道理與具體的事物相結合,以便於人們理解。而和睦無論古今都是意義重大的話題,大到一國,小至一家,莫不因為和睦而興衰成敗。國家內部不合,就會派系林立明爭暗鬥,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是司空見慣各種內戰,最終不僅害了國家更苦了老百姓。而一個家庭如果不和睦,平日自然爭吵不斷,永無寧日,苦的是自己家人和後代,敗的是自己的家族。那句「肉必自腐,而後蟲生」便是最貼切的解釋。

而古人之所以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將和與鵝聯繫起來,第一是因為古代講究諧音,無論是好的壞的,吉與不吉的都與諧音密切相關。就好比今天我們仍然很多人不喜歡「4」這個數字,而根源便來自於此。而「鵝」與「和」諧音,所以這樣說。第二是因為鵝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家禽,同時還懂得看家,很多小朋友都被鵝追着跑過也是如此,所以鵝在古時候也是吉祥的象徵。

而「與人不睦,勸人架屋」從結構上來說與上一句大同小異,兩句話其實是互文的關係,上句講「和」下句講「睦」兩者本身相差無幾,為什麼要說架屋呢?這是因為如果不會處鄰里關係,那麼架屋是最好的修復關係的一種途徑,因為古時候修房子後都會大擺筵席,宴請鄰里鄉親,是一件極為喜慶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來者都是客人,一片祥和,而這種情景下最適合一笑泯恩仇了。

這兩句話都出自《增廣賢文》裏的一段,意在強調鄰里關係的重要性,揭示鄰里關係不好的時候應當想法設法修復,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更是如此,這兩句話還有後一句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便能充分體現。反觀現在高樓林立,鄰居之間的距離也只有一步之遙了,而很多人都是出門在外打拼奮鬥與親人更是相距兩地,這時鄰里關係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古今三千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901/133699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