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撤出中國大陸的美企:像在打仗 中企「每天都在賠錢」

一名美企CEO表示,他在聽聞美中兩國發生貿易衝突後,就開始艱難的轉移在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最終成功將生產轉移至泰國。該企業聘請的法律顧問則說,她意識到中企「每天都在賠錢」。

圖為一名工人在運輸鋼材

一名美企CEO表示,他在聽聞美中發生貿易衝突後,就開始艱難的轉移在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最終成功將生產轉移至泰國。該企業聘請的法律顧問則說,她看到在2019年年初,中企的老闆們期待美中衝突能夠馬上解決,但事實上並不會,這些企業「每天都在賠錢」。

路透社周三(8月21日)報道引用Capstone國際分部總裁拉里·索文的話說,雖然在2018年7月,美方開徵首批對中500億關稅之後,他的企業主打商品都沒有出現在清單上,但他的直覺是,美中關係正在惡化。

這位70歲的企業總裁說,他在2018年聽說美國準備對中國商品徵稅時,就知道事情不簡單,於是他準備把原定從中國製造的新產品,觸摸屏「智能家具」的製造鏈移至泰國。

他表示,搬離中國大陸的過程並不容易,整個過程簡直像在籌備一場戰爭,這是他「30年來所做過的最艱難的業務」。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索文就從日本採購照明產品,後來他的業務轉移到台灣,然後轉至中國大陸。索文於2012年擔任Capstone國際香港分部CEO,與從香港收集的中國製造商網絡打交道。

「你有包裝,組裝,審核,人工,管理費用,零部件,物流,運輸需要轉移」,索文首先在曼谷找到了一家家具廠和合適的裝配工,在2019年2月,他成功的訂購了一批智能家具組件。

在這期間,美中雙方首腦在阿根廷G20峰會上達成了停火協議,美中兩國開始長達數月的談判。但索文並沒有因此終止搬出中國大陸的計劃。

「我不認為會演變成貿易戰,但現狀已經難以改變」,索文當時說服了自己,不過,他在說服中國合作企業的時候遇到了難度,在2019年早些時候,他在深圳東莞和廣州的供應商認為美中兩國會在談判後達成協議,不情願將部件和原材料送到國外進行裝配。

經過幾個月的往來,一家中企終於同意在泰國供應索文的商業產品。索文的商品中將有35%的組件在泰國生產,因此該產品被認為是泰國產品,免徵美國關稅,這表示索文的遷移完成了。

路透社引用索文的貿易律師莎莉·彭的話說,她清楚中國大陸正在發生什麼,當工人被解僱時,中國工廠的樓層是如何倒空的。很少有業主擁有重新尋找新的出口市場的專業知識或資源,因此大多數人束手無策,抱希望於美中兩國能達成貿易協議。她說,這些企業「每天都在賠錢」。

「他們(中企)相信最終企業會全部回來」,70歲的CEO索文說,但他本人顯然不這樣認為。

「我想在五年內,情況會有所好轉」,彭隨後補充道。

川普政府最終在5月份提升了對2500億商品25%的關稅,同月考慮搬遷出中國大陸的企業一舉躍升至40%。索文表示,由於完成了供應鏈搬遷,他的最新代工商品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批商品在2019年10月發貨,他不排除也許會有別的小插曲,但大體上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這並不容易」,索文說,「你不知道中國大陸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凌杉綜合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22/133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