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數據下真實中國如此扎心 還有現在1千萬相當20年前多少?貿易戰中國出口商苦爭扎

在中美貿易戰升級的情況下,大陸出口商不得不外遷,或縮小業務規模,裁員。中國金融研究員分析,由於通貨膨脹,現在的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1978年的1萬相當於現在的50.63萬。中國署名文章闡述,從全國的收入細分表格,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3000元。世界銀行確定的極端貧困線,是日收入1.25美元,中國制定的標準,是每天只有一美元。文章引用中國經濟學家李迅雷的數據顯示,中國10億人沒坐過飛機,5億人用不起馬桶。水面之下,隱藏着的,才是最真實的中國。真實的如此扎心。

裁員、外遷貿易戰升級下,中國出口商苦爭扎

由於中共在貿易談判中大玩拖延戰術,購買美國農產品、管控芬太尼毒品輸美的承諾也都打了水漂,川普總統上周表示,將對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新關稅,已經苦苦掙扎的中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出口企業不得不收縮業務並裁員,以及加快遷往東南亞國家。

「戰略體育」是一家領先的自行車、摩托車和極限運動頭盔生產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在東莞設廠生產。該廠大股東鄭先生稱,目前僅管智能頭盔還沒有被列入關稅清單,但有可能隨時被徵收關稅,所以去年該公司已開始在越南買地建廠。

縮小業務規模,裁員,回籠資金保證現金流,正成為目前深圳許多電子產品供應商渡過難關的共同對策。

日本投行野村證券6月份的報告稱,越南是美中貿易戰的最大贏家,隨着製造業供應鏈的轉移,近一年以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總量幾乎增加了近8%。

現在的一千萬相當二十年前的多少?

騰訊發佈金融研究員「小白讀財經」的文章做出分析。

通過歷年公佈的通脹率,咱們以1978年為基數,可以大致估算得出:1978年的1萬相當於現在的50.63萬,1988年相當於現在的15.12萬,1998年相當於現在的3.38萬,2008年相當於現在的1.85萬。顯然,如果是1000萬,換在20年前(1998年),那就是3380萬。

3000多萬,在幾十年前是什麼概念?咱們以房價為例,1988年的商品房均價在510元/平左右,北京均價約1600-1900元/平,深圳約1200元/平,上海約2300元/平(以上價格僅供參考)。按上海的價格來估算,23萬基本搞定一套100平房子,500萬可以買下一個單元。再以投資理財為例,1998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為5%,也就是說,如果這些錢存在銀行,每年有高達150萬的利息,即使放在現在來看,這種收入也屬於一線城市的金領。

大數據下真實的中國

知乎網站,一篇《大數據下真實的中國:10億人沒坐過飛機,5億人用不起馬桶》署名「林豆豆一個有理想的中年大姐」的文章披露真實的中國。

《大數據下真實的中國:10億人沒坐過飛機,5億人用不起馬桶》文章說,經濟學家李迅雷的「中國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潛在消費需求巨大」報告顯示:

即便已經到了2019年,中國仍有10億人還沒有坐過飛機,至少5億人還未用上馬桶。

根據Sabre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2017年,持有中國民航局的航空運營商許可證的航司共搭載乘客5.89億人次,按照正常估算,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應該會超過6億人次。

(2013-17年中國航司客運總量增長趨勢)

按照李迅雷的分析,這6億人次對應搭載過飛機的個人,肯定不會超過2億

因為首先,坐飛機的人通常會有來回,一來一回打個折也有3.3次;

其次,6億人次中應該有相當的一部人是多次往返乘飛機的,比如經常出差的人;

再次,這些乘客中還會有一部分的外國乘客。

李迅雷還說:至少5億人還未用上馬桶。

提到了中國的馬桶,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末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

使用水沖式衛生廁所的中國家庭有8339萬戶,使用水沖式非衛生廁所的721萬戶,使用衛生旱廁的2859萬戶,使用普通旱廁的10639萬戶,無廁所的469萬戶,佔2.0%。

按農村家庭衛生設施類型分的住戶構成(2017)

據此分析,在2017年,沖式衛生廁所的家庭農村總戶數的比重為36.2%,假設到2018年提高到了40%,那麼農村地區大概仍有3.4億人的家庭用不上抽水/沖水馬桶。

再算上城鎮人口,偏保守估算,很多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馬桶,

中國至少有超過5億的人口家裏都沒有。

2、80%的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3000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公報,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063元。

參考2017年全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25974元,預計2018全年,這個數字的樂觀估計會將近29000元左右。

2017年全國各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大膽預測一下,也就是說,平均到每個月,中國每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目前也只有2400多元!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獲得並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

通俗地(也不太準確地)說,就是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能拿來花的錢。

其實,從全國的收入細分表格,我們更可以直觀地看到,

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過3000元。

在五等分里,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個月不到500元,而這在中國還算不上「貧困」。在國際上,世界銀行確定的國際貧困線用於小康社會,是日收入2美元,用於絕對貧困線或極端貧困線,是日收入1.25美元,這是參照世界多個最貧困國家的平均貧困線測算的,是不挨餓的活命線!

可中國的標準似乎比這條線更低。

在2011年,中國制定的貧困線是每人每年收入2300元,算下來,每天也只有一美元。

2018年,寒門學子王心怡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外面打工,她的那篇被媒體冠名為《感謝貧困》的勵志作文,一時間就引發坊間的激烈爭議。

她讓我們看見,原來,就在中國人奢侈品消費額全球領先的同時,真的有人上不起學,真的有人交不起學費。

「花唄」、「白條」、「借貸寶」、「裸貸」……當這些詞語成為新聞熱詞時,相信每一個經歷過飢餓和苦日子的中老年人感嘆,這屆年輕人,真是越來越會花錢了。

2018年11月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雙十一」當天全國網絡零售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其中80後、90後年輕消費群體佔比超過70%,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2018年1月清華大學發佈《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29歲以下年輕人成為中國消費信貸主體,可其中,絕大部分人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

我們在朋友圈裏,看到的繁榮、小清新,也許只是無節制的消費假象。

「第一和第二空間的人經常能夠曬到太陽,他們掌握着話語權,而第三空間的窮人僅僅是活着,就已經耗盡了所有力氣!」這是科幻作家郝景芳描述過的「未來」社會。

改革40年的高速發展之後,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高鐵爆滿、五星級酒店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購物消費額領先全球,但這也造成了一種錯覺。

這種錯覺,甚至迷惑了專業人士。

早在2010年,《福布斯》列出了中國的中產階級的四個條件:「生活在城裏,年齡在25至45歲之間,擁有大學學位,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

《福布斯》依此推論,中國有3億以上的中產階級,超過了美國總人口。

今天看來,這個推論,就是個笑話。

北上廣深、海淘、出境游……近年來,興起的這些熱點,猶如冰山的一角,因為處在高地,更容易受到關注。

而水面之下,隱藏着的,才是最真實的中國。

 

 

真實的如此扎心:經濟體量高居世界第二,整體收入水平不高、教育水平不高。

理解這些,你就能理解——

為什麼中國農村充斥着各種假貨。

為什麼電信詐騙手段如此低端,卻又屢試不爽。

為什麼中國的老百姓愛佔便宜。

為什麼中國人到了城裏,還要種菜。

理解了這些,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主打低價,公然售假的拼多多,能夠野蠻生長、迅速崛起。

八百年前,就有《岳陽樓記》流傳千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時的古人,已經意識到高居廟堂者,應該如何對待弱勢群體,所謂「底層居民」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發達程度的標尺!

貧富過大,是有「反噬」效應的,雖然我們的日常輿論被經常曬到太陽那一層的人所控制,

但是,在某些關鍵時刻決定遊戲規則的,卻極可能是那些曬不到陽光的群體。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還應看到,中國人遠沒有那麼富裕。數字是真實的,也是殘酷的。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11/132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