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分析北京為何對香港讓步

6月19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頭版聚焦的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主要圍繞香港局勢以及習近平將到訪朝鮮的消息展開。

香港百萬人大遊行的強大壓力,迫使特區政府無限期地暫停引渡法案,特首林鄭月娥也於周二公開道歉,就提議將允許把犯罪嫌疑人引渡至中國大陸、的富有爭議的立法表示了歉意。《解放報》今天刊出該報駐香港特約記者的一篇報道,該報記者注意到:儘管特首做出道歉,香港街頭的動員局面卻仍未減弱。報道指出:在經過了兩整天的漫長時間後,香港特首終於在周二打破沉默,向媒體表示了「最誠摯地道歉」,卻未能令數百萬反對「送中法案」的香港民眾放心。道歉有些為時過晚:民眾的信任已徹底喪失。因為此一事件從二月份開始引發爭議以來,林鄭月娥就一錯再錯:從蒼白無力的解釋,到一拖再拖的必要諮詢,以及頑固地堅持加快立法進程。直至民眾的憤怒情緒高漲,引發上百萬人於6月9日上街示威,反對這項引渡法案,香港特首依舊毫不猶豫地堅守陣線。

《解放報》指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雖然做出道歉,卻拒絕撤回引發爭議的引渡法案。香港反對派人士指出:面對林鄭月娥的傲慢表現,香港民眾不會接受她的道歉,將會繼續大規模地上街示威。香港似乎顯現出一種難以收拾的局面。北京政府最終有可能完全放棄對香港本次危機的管控,因為習近平本人的威信已不如從前。報道引述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高敬文的觀點強調:中國經濟遭遇困境以及失業率上升的局面引發中國國內對習近平的批評。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不會支持這項引發爭議的法案。

《回聲報》駐京記者也發表撰文,對北京面對香港的大規模示威最終做出讓步的表現進行了分析。該報指出:香港大規模的示威抗議,迫使親中的地方當局做出無限期地暫停引渡條例修訂法案進程的決定。實際上,迫使港府改變立場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國際社會及企業界的巨大壓力。因為香港始終是中國企業融資的重要平台。三分之二的外國直接投資首先流經香港,隨後才抵達中國大陸。因此,確保香港的特殊地位、互聯網的自由運行、公共自由以及獨立的司法機制,實際上有利於中國政府。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法廣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620/130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