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貿易戰開始令中共傷筋錯骨

朋友是跨國企業大中華區高層,碰頭喝酒少不免聊到貿易戰及大陸的經濟情況。剛從上海回來的他說話向來穩重,絕不是誇誇其談之輩。他說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仍是歌舞昇平,除了物價稍漲了一點外,一般市民還沒感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可在一些製造業中心城市,影響開始逐步浮現,搬廠、遷移及收縮生產線的過程已正式開始,而且不是一家、幾家企業的事,是跨地區及行業的事。

他指出,對跨國企業或MNC而言,去年夏天開始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後,他們主要是觀望形勢發展,頂多開始做前期搬遷計劃,沒多少人採取實際行動。可經過大半年觀察,跨國企業的共識是貿易戰短期不會過去,中美間各方面的磨擦只會長期持續及進一步惡化。為了分散風險,為免成為美中貿易磨擦的collateral damage,巨企們只好採取行動,有的把部份生產線搬到泰國,有的準備搬到台灣,有的甚至計劃像特朗普所說那樣把部份生產線搬回美國。

朋友的話倒有不少實例支持。前幾天日本辦公室儀器巨企理光(Ricoh)正式宣佈把影印機生產線從中國大陸全面轉移到泰國。其他已公佈或準備搬遷生產線的大企業還包括Sony、Uniqlo、Citizen、Skechers USA、GoPro。若果特朗普把餘下3,000億中國輸美貨品的關稅同樣提高至25%,搬廠的名單將會長得多,規模也大得多。換言之,到今年第三、四季,搬廠所造成的影響包括職位流失、工廠工人及管理人員失業將會明顯浮現,6%至6.5%的GDP增長能否維持固是疑問,失業情況惡化所造成的經濟社會衝擊更是難以估計。

自我安慰的"抗美援朝"精神

事實上,中共官方對貿易戰持續帶來的經濟社會代價心知肚明,上星期中共總理李克強在一個會議上就指示地方政府特別是製造業大省(即大量輸入省外勞工的省分)要儘可能把失業人員留在當地,防止出現民工大規模返鄉潮,以守住不發生大規模失業的底線。

李克強的擔憂當然有根據,現代製造業從來不是一家工廠孤零零的在生產,它涉及上游、下游一整條生產鏈,提供相關零部件的工廠、維修工人、物流車隊以至膳食及其他服務。一、兩家工廠因各種原因搬走,地方政府還有辦法推出優惠措施吸引新的企業來投,填補失去的職位及生產設施。可當整個省以至全國出現搬廠潮、撤離潮、裁員潮時,行政指令以至死命令都幫不了多少,因為地方政府沒有財政能力設新的工廠頂替搬走的工廠,沒有資源開闢新職位照顧因搬廠被裁撤的工人,很快他們就不得不把失業工人遣返家鄉以把失業的 burden轉移到其他省分,到時會否出現甚麼系統性危機誰也不知道。

最近一星期,大陸官媒在貿易戰問題上擺出非常強硬的態度,有的公開批評美國反覆無常,要價太高;有的說美國低估中共的經濟實力與韌力;有的則認為美國才會是貿易戰輸家。最有趣的是,大陸CCTV電影頻道過去多天忽然抽走原定節目,在黃金時間改播五、六十年代的黑白韓戰反美電影如《上甘嶺》、《鐵道衞士》等。

忽然播這些電影當然不是隨便的事,而是要配合北京打好貿易戰的輿論戰,一方面統一思想要把美國視為敵人,另一方面是要號召大家像韓戰時那樣捱苦日子對抗美帝,希望最終像當年的戰爭那樣來個勝負不分,並讓美帝"痛"得不敢再打下去。

問題是高舉當年"抗美援朝"精神顯示的強勢決心,反而是示人以弱。當年中國志願軍死傷慘重,連毛澤東的兒子也捐軀了。今天拿這些材料翻炒是鼓舞人心還是嚇怕民眾實在誰也說不清楚。能確定的是,中美貿易戰對中共是場傷筋錯骨的硬仗,官媒的狠話加上重溫"抗美援朝"電影,除了自我安慰外沒有甚麼作用,甚至令人有點黔驢技窮的感覺。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521/129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