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人到中年 最適合讀書

作者:

讀書,是一個時常縈繞在我們耳邊的兩個字。

讀書這件事在你的人生中佔據着相當重要的份量,從剛開始上學到你走進社會,參加工作的這段時間,你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讀書。

因為讀書,你了解了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人格,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分清黑白,明白事理。

只是,年少讀書,即使把書中故事道理都熟記,也常常是囫圇吞棗,只讀得懂字,卻不明白其中含義。

其實,中年人,最適合讀書。

中年人讀書沒有太多的功利,更為純粹。

年輕的時候,經產被灌輸「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有好未來,好工作。」

這種思想不能夠說是錯誤的,但是仔細想來,卻又有些不對,難道沒有好工作就代表着一定沒好好讀書嗎?

讀書與未來,與工作直接掛鈎,讓讀書這件事充滿了功利性。

時間終將流逝,年輕人終將變的不再年輕,人到中年,書依舊會讀,正應了那句話「活到老,學到老。」

但人到中年,工作已有,家庭已成,讀書變成了一種享受,變得更為純粹,有句話說得很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不再為了應試,少了功名利祿的左右,簡單地看看書,簡單地看看自己愛看的書,這時候感覺讀書與自己顯得特別契合。

中年人,人生已經差不多過了一半,人間的酸甜苦辣差不多都已嘗過,相比年輕人,讀書會更加深入,更有感觸。

正如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寫到:「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那些立意深遠、內涵豐富的文章和著作,沒有社會閱歷來幫助你去理解,是無法真正讀懂的。

有個朋友是周杰倫的粉絲,平常坐他的車,都是放的周杰倫的歌,直到有一天,他開始聽李宗盛的歌曲,我開玩笑的問他「啥時候拋棄了自己的偶像」,她只是淡淡的一笑,沒有回答我。

後來我才知道,那時正逢他家中親人離世。

每次讀書,都是對一部作品的再創造,你的人生經歷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參與其中,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於一部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年人與年輕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正如蘇軾一首詞所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中年人讀書,是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裏給自己的心靈安放一處世外桃源。中年人有工作要做,有家庭要養,不再是猶如早晨八九點鐘太陽的年輕人,充滿朝氣。

中年人壓力大,對未來的生活能夠一眼望到頭,中年人讀書,能暫時逃脫家庭和工作的塵網,獲得自由與寧靜。

讀書是給心靈放個假,讓自己沉浸於詩文,縱情於山水,無人打擾,精神富足,悠然自得。

在朝九晚五、養家餬口的生活之外,讀書還能讓你經歷感受不同的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思想是無限的。

在有限的生命里,讀書讓人對生活的體驗得到延伸,《權力的遊戲》中有句話,「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中年人讀書,體會書中人物的思想,都是在培養自己的情趣,提高自己的境界,讓自己善於發現生活的樂趣,理性看待生活的不完美,看淡一些無所謂的東西,才能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中年人讀書,是為其生活中的困惱指點迷津,是為其心靈「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中年人讀書,讀的是一種情趣,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情懷。不為名利,只為自己。

中年人讀書,讓自己慢下來,給自己一些時間,欣賞人生路上的人和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看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10/127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