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美談判剩下全是硬骨頭 陸人存款11年翻4倍 真相令人無語 當局下停產令 台商撤資

第8輪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上周五(29日)在北京結束,但雙方均沒有透露細節。英媒披露,美方在協議草案中的部分內容遭中方刪改,雙方亦難以敲定一些爭議較小的領域,如增加購買美國貨品及放寬外國投資者進入。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截至2018年底中國住戶存款餘額72.44萬億元,較2007年末增長4倍。但是,中國百姓的負債增長超過10倍,並且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江蘇崑山地方政府2018年底,無預警強制頒佈即刻「停產令」,嚇壞台商不得已持續將生產線撤離當地。

貿易磋商細節曝光;中共紅筆刪改美方提議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方提出可能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8年以來,最重大的貿易協議草案。雙方在近期的磋商中採用新的談判模式,先由美國官員提出貿易協議草案,中方在上面以紅筆作刪除標記,劃掉一些美方以為在一月已談妥的內容,包括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讓步,並寫下替代條款,再將草案退回。

報道指,中共的舉動反映雙方在某些範疇仍難以達成共識,中方至今不願應美方要求推行深遠的結構改革。另有報道指,美方何時及如何撤銷對中國貨品的關稅,也是雙方目前主要分歧。

白宮聲明指中美談判代表就重要的後續步驟,作坦率及具建設性的討論,並繼續取得進展,但沒有說明細節。聲明同時期待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3日率團到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及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的第九輪磋商。

有中共官方背景的微信號就發文分析,認為之後中美的談判「會愈來愈難,愈來愈費勁」。

文中指,過去一個月中美代表團透過視像對話聯絡,逐字逐句地討論協議文本,但在一次涉及農業問題的討論中,雙方為一個單詞如何使用爭論了兩小時,最後仍是談不攏,只能暫時擱下,先談其他問題。惟文章並沒有指出該單詞是甚麼。

中國人存款11年翻4倍;真相令人無語凝噎

根據中共央行數據,截至2018年底中國住戶存款餘額72.44萬億元,較2007年末增長4倍。但是,中國百姓的負債也在增加,11年增長超過10倍,並且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

中共央行數據顯示,在2018年,中國住戶存款餘額72.4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如果按13.95億的總人口計算,平均每人存款為51931元。

在2007年末的時候,中國居民戶存款為17.95萬億元,平均計算下來,每個中國人的存款只有12,869元。之後的11年,人均存款增長4倍。

但與此同時,居民的負債也在增加。2007年末,居民的消費性貸款只有3.27萬億元,11年之後,這一數字增長到了37.80萬億元,增長超過10倍

而日前招商銀行公佈的年度財報顯示,在2018年,招商銀行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戶均總資產為2795.92萬元。資產過千萬的那些超級客戶,總數一共有7.2萬戶,也就是說萬分之5的人佔了30%財富;而金葵花客戶,差不多就是中產階層、平均50萬元資產以上的高端客戶達到236萬戶,也就是1.9%的人佔了81%的財富。

上面中共央行和招商銀行的數據直觀說明兩個事情:中國人的負債速度遠超財富積累速度;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中國財經分析人士水皮在去年10月9日發文計算:截至2018年7月中國住戶存款餘額68萬億,如果扣去各種各樣的貸款,淨存款額只有22萬億元左右。

即便在68萬億元里,大約50萬億元掌握在一千萬人手裏,人均500萬元;大約10萬億元,掌握在3億人手裏,人均3.3萬元;大約8萬億元,掌握在10億人手裏,人均8000元。

中國又玩停工降產;台廠:能撤的儘量撤

自由時報報道,2017年12月,江蘇省崑山市政府為了限制污染排放,突然要求企業全面停產半個月,對崑山近三百家工廠頒佈「停產令」,嚇壞不少台商。

這種完全沒有給予企業緩衝的做法,雖然最後停產令暫緩,但已嚇退許多業者,自去年開始,部分台商已將產能移往東南亞或是中國內陸、北方。業者私下大嘆無奈,「能撤的儘量撤」。

塑化業停工損失較其他產業大

報道還分析,一般製造業廠房若要遷移,設備產線搬走還算容易,但對塑化業而言,不僅廠房遷移不易,一旦投產後,若突然停工,所造成的損失遠比一般製造業更大。

塑化業最重視的就是「產能利用率」,產能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便宜,塑化產線投料後,若突然終止生產,整個生產製造過程得全面檢查後才能重新投料、製造,部分管線甚至得灌入特殊氣體確認排空,避免恢復生產後爆炸。

業者認為,去年中國環保稽查雷厲風行,業者若廠房在台灣反而受惠,在中國卻是直接受害。這次江蘇化工廠爆炸,若官方雷厲風行要求塑化廠安全度須提升,對台商或在台設廠的塑化業有利,最怕的是頒發「停產令」,采齊頭式停產,那可就麻煩了。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401/126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