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杜耀明:異族統治香港下 好高騖遠的烏托邦年代開始了?

作者:
「明日大嶼」的開支是天文數字,是否別無選擇呢?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的反建議是,政府只須向地主徵用荒廢農地(棕地),加上鄰近的政府官地,便有八百多公頃土地可用,其中一半用於建屋,可提供約十四萬個住宅單位,而所須開支大約三百三十億元,只及「明日大嶼」開發成本的二十分之一。

特區政府對「明日大嶼」連仔細的規劃研究還未開始,居然可以開天殺價,拋出高達6,200多億元的工程造價,可謂香港公共行政史上最荒謬的事件。

填海計劃先來1,000公頃,按照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的說法,當局會先用四十二個月做研究,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大綱圖,2025年動工,到2032年,即可供首批市民入住。

該計劃荒謬之處是內容粗疏,充滿變數,卻又可以橫行無阻。例如填海1,000公頃可供興建多少個住宅單位(官方說法:15萬至26萬),項目成本可分多少年償還(官方說法:十至十五年),以至首批入住後多久鐵路才通車(官方說法:三至五年),每樣都仍未有定數。

換言之,當局連填海區服務多少市民也未確定,更不要說有目標齊全的基本規劃大綱。正是由於計劃仍在觀念階段,政府才需要立法會撥款五億元,進行四十二個月的詳細規劃研究。但問題是,政府連基本規劃藍圖也未完成,單憑空泛的觀念,怎可冒昧要求大家支持這項6,240億元的跨世代計劃?程序上,怎麼不先弄好規劃研究,再詳細討論然後定奪,而竟然是先確定大家都會支持,然後才撥款研究大家該支持甚麽呢?

政府未審議先判定計劃可行,也許是如黃偉綸所說,以政府現有財力,沒理由辦不到。他當然知道填海計劃只耗用現有儲備不到六成,卻又似乎有所不知,「明日大嶼」是否不能替代,不但取決於政府財力,更須確定此項目是物有所值,儲備也用得其所。

首先,「明日大嶼」的開支是天文數字,是否別無選擇呢?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的反建議是,政府只須向地主徵用荒廢農地(棕地),加上鄰近的政府官地,便有八百多公頃土地可用,其中一半用於建屋,可提供約十四萬個住宅單位,而所須開支大約三百三十億元,只及「明日大嶼」開發成本的二十分之一。民間組織的估算是否準確並非重點,關鍵是政府曾否認真比較兩者以及其他建議的成本效益,才得出今日的決定。沒有的話,便是財大膽粗,結論先行。

當然,「明日大嶼」除了住宅,還有核心商業區,樓面面積多達四百萬平方米,據說有助經濟發展,也是政府賣地收入的來源。不過,早於2013年施政報告,當局便指出九龍東有潛力提供四百萬平方米的新增寫字樓面積。因此,發展棕地起住宅,再發展九龍東建商廈,顯然是成本較低而效果類同的選項。明日大嶼提出後,未見當局取消九龍東寫字樓大計,那是否説,到2030年代,香港的寫字樓用地會比今天多了八百萬平方米,到時會否造成過量供應?還是九龍東的供應量已悄悄移到填海區呢?如果是,原來的九龍東寫字樓用地又有何別用呢?

其次,即使袋中有錢可花,也要看未來十四年,哪裏最值得、最需要花錢。近年公共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每年流感期間更是捉襟見肘,醫護人員有服務水平倒退三十年之嘆,政府是否需要與民共議,共同計劃,並作長遠的承擔,而不是見步行步,或者把醫療制度問題簡化為醫院服務問題,繼續由醫管局負責便就此了事?人命關天,何以市民的健康和生命,還及不上填海造地那樣受到政府看重?

又如人口老化衍生巨大的長者照顧需要,亦到了必須正視的地步。2016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整體16.6%,20年後將增至31%,長者人數亦增加一倍至237萬。隨住長者與子女同住的比率一路下降(2006年的53.4%降至2016年的48.5%),總共有超過30萬戶是長者獨居或與配偶同住(當中有近四萬戶聘有家傭)。到2036年長者人數翻一翻,屆時沒家傭照顧的長者家庭將超過50萬戶,而八十歲及以上人口加倍後,亦接近70萬人。現時政府資助或買位的院舍照顧名額大約二萬七千人,社區照顧服務僅能惠及三萬三千名長者,若不從速提升服務質量,數以十萬長者的生活照顧,只好聽天由命了。何以當局獨厚於填海造地,但對長者要過有尊嚴的生活,卻是無動於衷呢?

一個政府只對虛無飄渺烏托邦熱情澎湃,一往無餘,卻對改善民生疾苦目光短淺,見步行步,究竟這個「港人治港」的政府,與異族管治的殖民政權有何分別?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329/126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