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喜歡獨處的人 往往有這六個優秀特質!

很多人會把獨處和孤獨混為一談,甚至抹黑獨處,醜化獨處,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獨處,會升華你的人生境界,提高你的人生層次。獨處既是一個人的清歡,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喜歡獨處的人,是懂得安靜,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獨處不是為了把自己與世界隔離,也不是為了讓自己永遠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而是為了讓你可以一個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小蘭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因而沒什麼朋友,經常自己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吃飯。我認識她的時候,是在電影院,她看到一個動情的情節時,哭了,我遞給她一塊紙巾。

「你為什麼要給我紙巾,我們又不認識。」小蘭當時很是不知所措,就好像她從來就不懂得人情世故上的禮儀,也不知道人與人之間不需要那麼多為什麼。

「我說你這小丫頭,你哭了,我剛好有紙巾,就順手給你,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我接着說,

「你要不要,不要我給別人了。」

「你凶什麼啊......」她哭得更厲害了。

就這樣,我們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朋友,經常一起去看電影,但也僅此而已。每次我約她出來吃飯,約她玩,她都會很不知所措地婉拒。

其實像小蘭這樣的獨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處,而是一種孤獨,這樣的孤獨讓她與社會脫節,甚至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而真正意義上的獨處,遠離的是內心的紛擾,而不是社會的關係。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有這六個優秀的人格特質。

【一】獨處的人,內心更強大

一個人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特別需要安靜。喜歡獨處的人,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掩藏起來,哪怕一個人承受,也無所謂。

一個人只有內心安靜了,才能夠真的強大起來,即便身處鬧市,也是有一種「隱居」的感覺。正所謂,大隱隱於市。獨處的人,是在等待機會,不是真的在困難的時候,順勢倒下,不再起來。

【二】獨處的人心胸寬廣,樂觀豁達

一個人真正的放下,不是真的忘記了,而是再一次想起來的時候,心情已經坦然了,變淡了,沒有了心的波瀾。

獨處的人,懂得是排空自己,放下無謂煩惱和憂傷。

【三】獨處的人能夠看清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

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也就是說,只有獨處,才能把迷失在喧囂塵世里的自己找回來。

獨處還思考人生,是理想的關鍵點。獨處的時候,看清楚自己,掂量自己的分量,知道什麼該做,什麼容易做,什麼不能做,做一個心靈亮堂堂的人。

獨處會理清頭緒,找到自己那些多餘的東西,一點點丟掉,把一些值得珍惜的,一點點記住。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多苦的日子,都不迷茫,不抱怨。

【四】獨處的人不簡單,他更善於自律

獨處,是最能檢驗一個人自律程度。在獨處時,你可以選擇拿起一本書,你可以選擇學習一門語言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層次和品位。

獨處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和家人來一次暢聊,你可以選擇整理收拾衛生,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而做這些,必須擁有一種強大的自律能力。

【五】獨處的人,更懂得珍惜人生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愛獨處的人最懂得珍惜時間,無論是上班還是約會,他們會竭盡全力不遲到,不會浪費他人時間,也不容忍他人浪費自己的時間。

一個聰明人是不會願意讓「無效社交」佔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他們明白「求人不如求已」的真正內涵。他們常常的明白: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六】獨處的人,擁有獨立人格

偏愛獨處的人,往往都是有着獨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他們很少有需要依賴別人的時候。他們不屑因為小事求人,寧願自己完成一件事。

他們大多有着強大的自信,性格瀟灑獨特,聰明伶俐,自立性強,不依賴別人,有自己的主見。

愛因斯坦曾說過:年輕時,我過着痛苦的獨處生活。但當我成熟後,我發現獨處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時,我們反而覺得,生活變得更好了。

獨處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大體上是能自給自足的,那我們就不再是貪婪的索取者,而是更善於讓自己開心快樂,這樣也能給予身邊的人更多的快樂。

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別害怕,你並不是少數人。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游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獨處,也是一種高遠的人生境界。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真正的獨處,則是一種積極的體驗,是享受一個人的狀態,是一種主動選擇的孤獨。在這種情境下,你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呆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處理自己的情緒,解決自己的問題。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無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華,也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當你懂得如何獨處,你的人生檔次也會慢慢提高。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大時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323/126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