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胡適、魯迅:兩位巨匠的啼笑人生

作者:

胡適魯迅放在一起,是為了搞明白稱為科學為「賽先生」的問題,及馬列主義是如何禍害中國人的。

從年齡上來說,魯迅要放到胡適的前面說。魯迅1881年生,今年131歲,而胡適1891年生,今年121歲。眾所周知,這兩人都是被全盤西化的新文化、新文學的「新風」吹紅的,跟陳獨秀成為新文化及五四運動的三個旗手:陳獨秀舉「德先生」(民主主義),胡適舉「賽先生」(科學主義),魯迅則以「拿來主義」旗杆橫掃中華禮教,最後共產主義禍害中國。

依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陳獨秀和魯迅都在日本留學數次多年,都沒有拿到文憑。但陳獨秀17歲就考中秀才,考入浙大和日本多所大學,只因為激進而學業中輟才沒畢業。魯迅天資一般,最高學歷是中專:逗留日本是避妻和混玩,無力正經通過學科考試,學醫專業不及格被迫從文;並沒有陳獨秀、秋瑾等革命熱情和憂國情懷,利用人的邪心撈偏門寫罵人文章賺稿費,很世故地以歪才投機,拿官費混吃混喝。

魯迅極度缺德。相比陳獨秀和魯迅,胡適更有正才。

胡適跟陳獨秀一樣聰明,18歲考取官費生留學美國,22歲獲取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士;26歲獲取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與38歲的陳獨秀齊名,回國即成北大名校教授(而魯迅只是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講師),歷任北大教務長、文學院院長、校長,還任過上海中國公學文理學院院長、校長等職務,當過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院長。胡適博士名副其實,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很有造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論才學魯迅相差太遠。

胡適是個正經的西學博士,科舉被廢的時候不到16歲,國學素養貧弱,遠不及辜鴻鳴、章太炎、熊十力、劉文典、陳寅恪等人,反傳統是年輕時的猛浪。後來他意識到了,倡導研究國故以彌補,努力研究儒家、墨家、禪宗等思想。但以哲學演繹和科學歸納的推理方式,把中國基於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修煉的道德功夫學問,降級為歐美非功夫的推理的實證學問。現在看胡適的《先秦名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中國禪宗史》等研究成果,水平可能還不及韓國《大長今》的編導。研究中國的思想傳統,沒有老莊、孔孟、墨子、神秀、慧能等道德實踐和水準,好比華雄在關公面前舞大刀。

新文化運動的兩個旗手和一個揮舞大刀猛砍禮教的三個人,陳獨秀真情求民主必被中共開除,胡適在大學是合格的學者在民國是合格的公民和守法的政治人物,魯迅是個精神病人。胡適比陳獨秀理智比魯迅正常,他提倡民主有切實的公民理念,有對自由、人權、個人尊嚴的知識和實踐。胡適關於只有個人有了自由,國家才真有自由的言論,理性且合乎歷史事實。公正地說,戴哲學和科學的西洋鏡看國學,難免隔靴搔癢的偏見和幼稚。但胡適人格健全。以歐洲人為參照,看胡適比較像孟德斯鳩和康德,理性溫和;看陳獨秀比較像伏爾泰和盧梭,機敏卻管不住下半身;單就身體和性情而言,看魯迅比較像尼采,文弱、自卑而極度神經質。

相比之下,魯迅跟要民主的陳獨秀、講科學的胡適完全背道而馳,沒有復興中國的心願,更不想維護任何普世價值,作品的社會作用主要是誹謗中國傳統,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去中國化。中國現代史就這麼怪異:民主主義者陳獨秀創立了中共,卻被中共開除。胡適倡導科學實證和白話文學的新風,為中共統治中國開闢了道路,卻被逼到台灣客死異鄉,兒子在大陸被逼死;魯迅被當作民族脊樑。

這是他們的宿命:魯迅浮躁而邪惡致富成名折壽只活了55歲,陳獨秀情急受挫而抑鬱窮死比魯迅還多活了7歲,胡適擇偶和參政都理性所以能活70歲(胡適請賽先生還是折了壽,跟熊十力相比少活了13歲)。胡適倡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學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時代必須被冷落(禁書),即使缺席也要猛烈批鬥他,以成全魯迅。胡適怎麼說都受過正規的西學教育,有嚴謹和求實的理性思維態度和能力。

這樣看來,魯迅在大陸走紅完全是出於毛澤東時代的政治需要。魯迅的文筆和才華不如中華民國時代的林語堂梁實秋,甚至不如他的漢奸弟弟周作人,所以被捧紅為革命聖人,主要還是毛澤東搞痞子暴亂的需要,利用其太監人格替換胡適的權威。這樣,其作品才被編入大陸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用以洗腦。其小說、散文、雜文因為反人性和偏執狂,純真的孩子和正常的成年人都不會主動去讀,也讀不懂也不想讀《狂人日記》、《藥》、《祝福》、《孔乙己》。魯迅對毛澤東時代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就是誹謗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

毛澤東力捧魯迅,完全是氣味相投。據傳,毛澤東也這樣說魯迅:魯迅如果活在「解放後」,或者沉默或者坐牢。而胡適的作品早在中華民國統治大陸時,就自然走紅了,是出版自由與和為貴傳統的合成,不須專門捧,很自然的事。看歷史,胡適被冷落也就是毛澤東時代。大文革結束後,魯迅逐漸退場。

1950年代,大陸清算胡適思想,胡適驟然醒悟:他跟陳獨秀以德先生和賽先生比喻民主和科學,把抽象事物看作人,把科學方法和民主憲政當成宗教偶像「盲目崇拜」。魯迅是以筆為刀,充當蘇俄在民國的刀筆吏;錢學森落入馬列主義陷阱:把力學當哲學用,以不可量化的概念,空泛地論證糧食可以畝產萬斤,為毛澤東的權欲服務。錢學森好在靈性猶存良知尚在,1980年代大力倡導人體科學,在權貴迫害信仰團體時沒亂說話。

胡適跟魯迅同時都是所謂的「五四」運動的領袖人物,精神領袖、思想領袖、或者至少是文學上的領袖。魯迅可以說是文學上的領袖,他的小說、散文、雜文也非常深刻的,所以影響了很多年。但他的影響很複雜,主要是中國共產黨左派把他捧為聖人,甚至於要拿他來打倒胡適,把魯迅變成共產黨的代言人了。所以在共產黨從延安開始,就有魯迅學院,魯迅就變成了一個精神領袖,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用魯迅來取代一切,就說他一切都是革命的;大陸的大學、中學,各種教科書上,魯迅的作品選入的非常多,所以魯迅在中國大陸是無人不知的一個名字。可是相反,胡適從1949以後,因為他反共的原因、因為他提倡民主、提倡自由這些普世價值,跟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完全相反,所以不但受到了冷落,他的書根本不准在街上流行,尤其在1950年代又發生了批判胡適的大運動。所以這兩個對比了以後,照說是魯迅應該熱鬧、胡適應該較冷落。可是恰恰相反,自從毛澤東死了以後,思想再度解放,大約從1977年左右開始,胡適的作品在大陸也可以出現了。從前沒有出版的東西,在大陸的雜誌上也出現了,今天胡適好像比魯迅還要熱鬧。其原因,第一是黨對於魯迅表面是很尊敬的,但人人都知道魯迅如果在今天,要麼規規矩矩不說話,要麼就坐牢。這樣一來,魯迅就從非常高的地位慢慢衰弱,尤其是過去崇拜過他的人。而最初都擁護魯迅、反對胡適的著名文化人,在他們死以都表示說胡適比魯迅更有意義、更重要。

胡適之所以還有他的生命,其著作生命不在他研究國故,那些東西後來人超過他了;而是他在政治上是維護民主、自由、人權、個人尊嚴、以及全民選舉種種,是最有力的人。另外,許多人尤其是左派說,我們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就必須要犧牲個人自由、犧牲個人的權利。胡適認為這是恰恰相反的。他認為個人的自由跟國家的自由並不衝突,只有個人有了自由,國家才真有自由。他認為人格也是自己的人格最重要,個人人格很重要。每個中國人都有很高的人格,國家自然有人格。他說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可以建造起來的。他的話到今天還有很重大的意義。所以,胡適比魯迅更有長遠意義。魯迅在摧毀舊中國的時候,發揮的作用可能大一些,可是魯迅沒有積極地提出他的理想來,也沒有維護任何我們所說的普世價值。所以在對比之下,胡適的意義還更長遠。

2012-08-31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22/124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