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中國科學家稱"瘧原蟲"治癒癌症 又一個賀建奎?

去年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以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一對天生對愛滋病免疫的雙胞胎女嬰,轟動全球,亦被質疑實驗未經嚴謹的科學論證及倫理審核。近日再有大陸科學家宣稱自己正研究以導致瘧疾的瘧原蟲,用"以毒攻毒"的方式醫治癌症病人,並有了成果,令無數病人躍躍欲試,亦引來鋪天蓋地的爭議聲。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在一個論壇上宣佈用"瘧原蟲療法"治癌有成果(視頻載圖,拍攝日期不詳)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在一個論壇上宣佈用"瘧原蟲療法"治癌有成果(視頻載圖,拍攝日期不詳)

去年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以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一對天生對愛滋病免疫的雙胞胎女嬰,轟動全球,亦被質疑實驗未經嚴謹的科學論證及倫理審核。近日再有大陸科學家宣稱自己正研究以導致瘧疾的瘧原蟲,用"以毒攻毒"的方式醫治癌症病人,並有了成果,令無數病人躍躍欲試,亦引來鋪天蓋地的爭議聲。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近日在一個論壇上宣佈他的一項研究成果,指自己用"瘧原蟲療法","可能"治好了兩個患有末期癌症的病人。

陳小平在論壇上說:「這十個病人裏面觀察到五例是有效的,其中有兩例可能已經被治好了。甚麼叫治好呢?沒有腫瘤了,或者腫瘤死掉了。」

兩名患者分別患有末期肺癌前列腺癌,之所以說是"可能"治好,是因為在臨床醫學研究中,試驗者需要被觀察五年,不復發才能說是治好。而瘧原蟲其實就是導致瘧疾的寄生蟲,所謂的"瘧原蟲療法"就是給病人注射一種含有瘧原蟲的紅細胞血液,用"以毒攻毒"的方式,令病人感染瘧疾,再刺激其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

中科院先在官方微博上轉載視頻,其後一篇題為"大年三十好消息!中國科學家用瘧疾治癒病危晚期癌症"的自媒體文章在網上瘋傳,令"瘧原蟲治癌"成為春節期間的熱門話題,而幾家正進行實驗的醫院更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癌症病人,希望尋求一線生機。

記者曾經致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小組諮詢電話,但一直未能接通,據大陸"南方網"報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項目組已停止接收新的臨床試驗者。

"抗非典英雄"鍾南山:不宜太早下結論

研究引來各方關注的同時,質疑聲也隨之而至,國內外專家質疑十個病例太少,而陳小平亦未有清楚交代療法的副作用。至於陳小平指自己的意念是來自於讀醫時期,老師指瘧疾病發率高的地區,癌症率也低,也被醫學界質疑未有考慮其他干擾因素。

有"抗非典英雄"之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亦有參與研究,他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通過療法得到明顯效果的患者只是個別案例,療法還需要進行大量實驗論證。

鍾南山說:"現在看起來有一點苗頭,但是太早了,下結論太早了。"

為商業利益跳過學術程序?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認為,試驗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熱到攝氏40度,建議病人參與試驗前要清楚考慮風險。而從自稱以基因編輯培育出可抵抗愛滋病女嬰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到現在宣稱以"瘧原蟲療法"治癌的陳小平,二人都跳過傳統學術程序,未有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亦未有經過同行評審,就直接向公眾公佈研究結果,王月丹認為是因為他們的研究都是以實用層面為主,不是專業期刊所看重的基礎研究,所以直接向社會公佈結果,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關注和利益。

王月丹說:」這兩個研究都不是很適合專家的口味,所以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的話不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直接把這種應用型的結果發表在公共的媒體上,可能商業的價值就會更高一些,當然學術的嚴謹性就會差一些。」

負責瘧蟲治癌項目的,是陳小平創立的中科藍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究公佈以後,組建中科藍華的上市公司"藍盾股份"出現了V型反彈。記者曾撥打陳小平手機,接聽的女士表示陳小平無法一一回覆媒體查詢,外界關注的問題將由中科院統一回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15/1246783.html